文档介绍:高二政治必修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教案:高二政治必修二
一份优秀的政治教案是教师课堂讲授的高度浓缩,是政治教师设计课堂的综合体现所以,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艰苦奋斗。
理解: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应用:结合事例说明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的道理。
能力方面
通过学习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使学生在学习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之后,从而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懂得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理想的实现要通过艰苦奋斗。
●教学难点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教学方法
提问法、比较法、事例说理法
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出问题,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并注意运用具体事例加深理解和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要较多地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重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理想它不是现成的一堆粮食,而是一粒种子,不是壮丽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不是眼前的绿洲,而是空旷的沙漠。那么我们如何让种子变粮食,白纸变画卷,沙漠变绿洲呢?也就是说,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呢?只有奋斗,奋斗是理想通往现实的桥梁。有它,天涯之地近在咫尺;无它,咫尺之室,不可寻觅。接下来我们就共同学习。
[讲授新课]
一、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板书)
我们要懂得如何在奋斗中实现理想,首先就必须搞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板书)
师: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怎样呢?
生:概括地说它们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理想和现实之间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本质的不同。
师:接下来,我们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理想源于现实(板书)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理想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
(多媒体显示)
(帮助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由此引申到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师:正因为人们不满足于已有的现实,才需要有追求、有理想,为更加美好的未来目标去奋斗。同时,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不可能远离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三自然段的小体字部分(学生阅读并思考)
师:从鲁迅先生人生经历中,我们看到他曾有过三种不同理想的选择。
(多媒体显示)
师:那么从鲁迅先生理想的三次转变中,我们能得到些什么启示呢?
生:鲁迅先生总是力图使自己的理想迎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旧中国正是那种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的社会现实,促使鲁迅先生去追求自己的救国理想。同时,鲁迅先生对自己的职业的选择、理想的追求,并不是单纯地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而是从现实的需要出发,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
师:因此,在我们选择和确立自己的理想时,
①对理想的追求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师:鲁迅先生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完全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个人的理想也获得了成功,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而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另一个历史著名人物梁启超,他与鲁迅先生几乎是同时代的人,作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虽然早年参与了 百日维新
的变法运动,推动了当时的社会进步。但在 变法 运动失败后,在清朝灭亡的大势所趋下,却仍然坚持他的 君主立宪 的政治理想不放,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后来又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终于成了历史的绊脚石,而他的政治理想由于违背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最终也不能得以实现。
生: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青年一代学生只有把实现我国各民族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从而也是把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和奋斗目标,才是唯一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社会理想。
师:青年学生对职业理想的追求也要符合客观实际。
②对职业理想的追求也要符合客观实际
生:社会理想指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