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羧酸循环的发展历程
1
最新版整理ppt
三羧酸循环的发展历程
1、三羧酸循环的发现者生平简介
2、三羧酸循环的发现过程
3、三羧酸循环的意义
4、三羧酸循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2
最新版整理ppt
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Hans Adolf Krebs,1900年8月25日-1981年11月22日):医生、生物化学家。克雷布斯在代谢方面有两个重大发现:尿素循环和三羧酸循环。
3
最新版整理ppt
克雷布斯生于下萨克森希尔德斯海姆的犹太家庭,父亲是一名耳鼻喉科的医生,1918年至1923间于哥廷根和弗莱堡学习医学,1925年获汉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又赴柏林大学学习化学一年,并成为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的助手从事研究工作至1930年。
由于其犹太人身份,克雷布斯于1933年前往英国,在剑桥大学随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工作,1945年成为雪菲尔大学教授,1954年转往牛津大学担任生物化学教授并于当地退休。
1958年受封为骑士,1979年获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81年逝世于牛津。
4
最新版整理ppt
总论
克雷布斯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的中间代谢的各个方面。他研究的对象之一是在肝脏合成尿素,尿酸和鸟嘌呤的合成,食品的氧化的中间阶段,对电解质的主动运输机制和细胞呼吸和磷酸腺苷的生成之间的关系。
他的许多著作中是生物能量转换的显著的调查。另外,他与H. ,提供生物体与高能磷酸通过所谓的克雷布斯或柠檬酸循环。
5
最新版整理ppt
三羧酸循环的发现历程
1937年,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克雷布斯和当时在他实验室作博士论文的约翰逊报道了震动当时生物化学界的柠檬酸循环。第一次合理而清晰地揭示了有氧氧化的途径,树立了生物新陈代谢研究的一座里程碑。为此,克雷布斯和李普曼(他发现乙酰辅酶A,彻底阐明从丙酮酸到柠檬酸的机制,同时三羧酸循环的普遍性也得到完全证实)分享了1951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6
最新版整理ppt
三羧酸循环的发现历程
人们早在十八世纪就已注意到食物在生物
体内要经过一个缓慢“燃烧”的过程—氧化。但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生物氧化还是一个
“剪不断、理还乱”的谜团。1932年后,经过众
多科学家的努力,特别是德国科学家迈耶霍夫
(OrorMeyerhof,1884一1951)等人的杰出贡献,
搞清了生物发酵—无氧氧化的具体步骤,称为糖酵解途径(EMP)
7
最新版整理ppt
但葡萄糖裂解成为丙酮酸后,如何彻底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仍然不得而知。为了解开谜团,寻找生物氧化的中间代谢物和具休步骤,科学家们最先应用的方法是“试错法”,即把多种有机物投人到组织悬浮、液或匀浆中保温,根据氧化速率变化,确定何种有机物为代谢中间物。如果投人的某种有机物大为促进了氧化反应的速率,依据质量作用定律,该有机物就是这一反应的中间代谢物。
8
最新版整理ppt
用这种方法,科学家们测定了许多种有机物,发现只有少数几种有机酸如琥珀酸、延胡索酸、草酰乙酸、苹果酸、柠檬酸等对氧化有促进作用。
1935年,匈牙利生物学家圣·乔奇发现,这几
种有机酸不但催化促进氧化反应,它们之间还
有规律地转化。其反应序列为:
琥珀酸 延胡索酸 苹果酸 草酰乙酸
9
最新版整理ppt
不久,两个德国科学家,马丁和努普在研究柠檬 酸的性质时,又碰巧发现,柠檬酸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转化成琥珀酸:
柠檬酸 顺乌头酸 α一酮戊二酸 琥珀酸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把这些反应和整个生物氧化过程联系起来,只把这些有机酸看成是反应的催化剂和递氢体,没有看到它们就是氧化反应代谢物本身。
10
最新版整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