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8
保教知识与能力
主讲教师:祁莉莉
1
整理ppt
目录
模块一
学前儿童发展
模块三
生活指导
模块五
游戏活动的指导
模块二
学前教育原理
模块四
环境创设
模块六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模块七
教育评价
2
整理ppt
模块一 学前儿童发展
6
第六章 幼儿身心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
第五章 幼儿的个体差异与适宜性教学
3
第四章 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发展
4
第三章 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
5
第二章 幼儿的认知发展
6
第一章 婴幼儿的发展
6
第七章 幼儿教育研究的方法
3
整理ppt
第一章 婴幼儿的发展
1
婴幼儿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儿童发展主要指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身心日趋完善和复杂的过程。婴幼儿的发展是婴儿发展和幼儿发展的统称,是人发展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一直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
2
婴幼儿发展的过程
婴儿期(乳儿期):0~1岁,可分为: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早期(1~6个月);婴儿晚期(6~12个月)。
幼儿早期:1~3岁。
学前期:3~6岁,可分为: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7岁)。
第一节 婴幼儿发展概述
4
整理ppt
3
婴幼儿发展的特点
(一)发展具有顺序性: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进行。
(二)发展具有连续性:连续性指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三)发展具有阶段性:阶段性是指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四)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阶段发展是不平衡的;二是指人的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最佳期、临界期)
(五)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六)发展具有互补性
5
整理ppt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概念
转折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
危机期
我们把可能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称为危机期 。
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错过这个时期就很难形成,这个使儿童心理获得显著而迅速发展的时期就是关键期。
如:(一切先天缺陷都发生在妊娠的关键性的头3个月内。)大脑发展的关键期为生后第5~10个月,在这时期,如果疏忽或缺乏良好的环境教育,会使发展受到损害。
敏感期
又叫最佳期。所谓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
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称为儿童的第一水平,后者称为第二水平。
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发展的每一时刻都存在的,同时,每一时刻又都在发生变化;
最近发展区因人而异;
好的教学是能够促进儿童最近发展区不断发生变化的教学。
6
整理ppt
一、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生理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生理成熟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环境和教育因素
(一)环境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
(二)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婴幼儿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
三、婴幼儿自身的心理和活动(主观因素)
(一)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内部原因。
(二)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身心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
第二节 影响婴幼儿发展的因素
7
整理ppt
第三节 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婴幼儿身体的发展
(一)婴儿期(0~1岁)
1、新生儿期(0~1个月)
吮吸反射。
眨眼反射。
怀抱反射。
抓握反射。
巴宾斯基反射。
2、婴儿期(1个月~1岁)
体重
身高
头围和胸围
骨骼和牙齿
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