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2021年多人股份合作协议多人股份合作协议书.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多人股份合作协议多人股份合作协议书.docx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1/4/2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多人股份合作协议多人股份合作协议书.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人股份合作协议多人股份合作协议书

  当多人进行合作办事时,为了各自的义务和权利的明确,需要签署多人合作协议书,下面xxxx给大家带来多人股份合作协议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多人股份合作协议书范文一
  依据中国外资企业法、中等协商,一致同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应具有的条件,自愿出资申请设置一个有限责任企业,特制订以下协议:
企业股东组成部分:
  甲方:
身份证号:
  乙方:
身份证号:
  丙方:
身份证号:
  经上述股东各方充足协商,就投资成立(下称企业)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条拟设置企业名称、经营范围、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
  1、企业名称:
  2、经营范围:
  3、注册资本:
  4、法定地址:
  5、法定代表人:
  第二条企业成立后,以法人代表为关键责任人全权负责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法人代表不愿负责管理和经营的,股东之间可协商另请其它股东或招聘外来人员关键负责。
  第三条企业注册期限
  企业期限为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第四条出资额、方法、期限1、
  出资方法及占股百分比
  甲方以现金作为出资,出资额:
万元人民币,占企业注册资本的百分之:占企业股份的百分之.
  乙方以现金作为出资,出资额:
万元人民币,占企业注册资本的百分之:占企业股份的百分之.
  丙方以现金作为出资,出资额:
万元人民币,占企业注册资本的百分之:占企业股份的百分之.
  2、各企业股东的出资,于年月日以前交齐。逾期不交或未交齐的,股东不按协议准期、足额缴纳出资的,应该向已准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负担违约责任。
  3、本企业出资合计人民币拾万元。合作期间各企业股东的出资,为企业共有财产,不得随意请求分割。企业终止后,各企业股东的出资仍为个人全部,到时予取给予返还。
  第五条盈余分配和债务负担
  1、盈余分配:以甲、乙、丙三方所占股份百分比为依据,按百分比分配。
  2、债务负担:企业债务先由企业财产偿还,企业财产不足清偿时,以各企业股东的出资百分比为据,按百分比负担。
  第六条入股、退股、出资的转让
  1、入股:
  a)需认可本协议;b)需经全体企业股东同意;c)实施协议要求的权利义务。
  2、退股:
  a)需有正当理由方可退股;
  b)不得在企业不利时退股;
  c)退股需提前30天通知其它企业股东并经全体企业股东同意;
  d)退股后以退伙时的财产情况进行结算,不管何种方法出资,均以金钱结算;
  e)未经企业股东同意而自行退伙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应进行赔偿。
  3、出资的转让:许可企业股东转让自己的出资。转让时企业股东
  有优先转让权,转让价格按企业全部资产百分比核实。如转让企业股东以外的第三人,甲、乙、丙任何三方中任何两方应该以企业前途大局为重,不得有意为难第三人,不然视为自动放弃企业资产全部权,同时应负担以前企业按股份百分比所需偿还的债务。
  第七条企业责任人及其它企业股东的权利
  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负担责任,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企业的债务负担责任。
  1、甲方为企业法人及责任人。其权限是:
  a)对外开展业务,签订协议;
  b)对企业事业进行日常管理;
  c)出售企业的产品(货物)、购进常见货物;
  d)支付按其所占企业股份所负担的债务;
  e)企业人员在需要情况下招聘人员及培训;
  f)审批日常开支及管理企业全部资产,但必须钱帐分离,不能管理帐务。
  2、其它企业股东的权利:
  a)参加企业事业的管理,及对企业前景提供可行性方案和汇报。
  b)听取企业责任人开展业务情况的汇报;
  c)检验企业账册及经营情况;
  d)共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
  e)支付按其所占企业股份所负担的债务;
  第八条严禁行业
  1、未经全体企业股东同意,严禁任何企业股东私自以企业名义进行非企业业务活动;如其业务取得利益归企业,造成损失早其按实际损失赔偿。
  2、严禁企业股东经营和企业竞争主流的业务,如需经营,须经甲、乙、丙三方同意方可。
  3、如企业股东违反上述各条,应按企业实际损失赔偿。
  第九条企业的终止及终止后的事项1、
  企业因以下事由之一得终止:
  a)企业期届满;
  b)全体企业股东同意终止企业关系;
  c)企业事业完成或不能完成;
  d)企业事业违反法律被撤销;
  e)法院依据相关当事人请求判决解散。
  2、企业终止后的事项:
  a)即行推举清算人,并邀请中间人(或公证员)参加清算;
  b)清算后如有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