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三峡醒来的最早古文化.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峡醒来的最早古文化.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4/2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峡醒来的最早古文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峡醒来的最早古文化
  人类历史之初的更新世早期,三峡地区长江的基本地貌轮廓已经奠定。根据目前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推测,三峡地区一带应该存在许多古人类遗迹,其时代最早的可能达到200万年前或更早时期。
  
  凄迷滟预恍如见腥晃扶桑杳何所
  
  1994年3月17日,三峡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队全体队员集中在忠县,对考察工作重新做了组织和部署,准备做最后阶段的冲刺。地形图上显示,丰都县是三峡工程淹没区有希望发现旧石器时代考古遗迹最上游的一个县。县境内长江河谷宽阔,淹没范围第二和第三级阶地相当发育,而且第三级阶地被长江的流水切割成一条条相互平行的垄岗状地形,有较多的地层剖面露头。因此,丰都是三峡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队计划重点考察的一个县。18日,我和袁振新、许春华、张振标、杨代环、王文全等从忠县直接转移到丰都县城;冯兴无、成胜泉和武仙竹等到忠县乌杨一带调查;陈、陈新民、吴永春和王明堂等到丰都县高家镇一带调查。19日上午,我安排王文全由杨代环陪同,到长江对岸丰都新县城开发区重点考察长江的第三级阶地,我和其他队员往上游踏勘淹没区的地貌和地层情况。

  
  下午王文全调查归来,从井水湾带回3件石制品,经他叙述,基本可以断定,这可能是调查工作开展以来,在三峡工程淹没区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第二天仍然按照原计划到兴义镇考察,许春华在长江右岸第二级阶地首先发现了老鹰嘴遗址。遗址位于老鹰嘴砖瓦厂,大量石制品散布在地表,而且有刃缘局部磨制的大石斧,烧砖工人说这些“干石包”是他们取土扔的,并在我们的雇用下做了演示,果然几分钟就从地层中挖出1件石片和1块动物化石。
  21日上午,我们从兴义返回名山镇,我和许春华等立即过河到井水湾检查新发现的石器地点。我们从地层中又找到4件石制品,石制品成层分布,位于长江第三级阶地20多米深处,紧贴在侏罗系红色砂岩侵蚀面上。根据地貌和地层判断,这里可能是晚更新世较早时期的一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遗址位于丰都县长江右岸三合镇新湾村二社井水湾预制板厂地理坐标是北纬29°52'38''、东经107°43'57''。据说,遗址所在位置是三峡大坝建成后丰都新县城的长江码头。
  22-26日,我在成胜泉和武仙竹等的协助下对井水湾遗址做了试掘,在5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石制品13件,还有哺乳动物化石1件,以及砾石82件。试掘查明,井水湾遗址地貌部位明确,地层层位清楚,遗物埋藏丰富,标本保存新鲜,石制品机械磨损和风化程度较低,这是中国华南地区乃至南亚地区保存良好的露天型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如果说鱼复浦遗址的发现是不出所料,那么井水湾遗址的发现应该是喜出望外。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井水湾遗址工作时,调查队的其他分队先后汇聚在丰都县。忠县乌杨调查小分队在乌杨镇北侧挑水沟长江右岸第三级阶地上部红色粘质粉沙层中找到了石制品,高家镇调查小分队在高家镇桂花村和范家河长江右岸第三级阶地下部砾石层中分别发现了石制品。王明堂在井水湾遗址附近发现了枣子坪遗址,冯兴无等发现了和平村遗址。后来袁振新和董明星在丰都县镇江镇长江左岸发现了冉家路口遗址和池坝岭遗址。
  丰都的调查,战果辉煌,实在令人兴奋不已。丰都会有发现尽管是在我们的预料中,但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丰都县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这么丰富,已经表现出鲜明的考古资源特色。

  在丰都县,县文物管理所时任所长吴天清一直陪同我们调查。吴先生虽然年过半百,但看起来仍然像一个精神饱满的英俊小伙子,聪明好学,他很快就掌握了调查旧石器的技巧。有一次他过河到汇南汉墓群视察,顺便在汉墓群附近的烟墩堡试着摸索找旧石器,结果真的找到了一些人工打的石制品。后来经过专业人员的复查和试掘,查明这里石制品蕴藏相当丰富,这就是1997年度列人保护项目进行过发掘的烟墩堡遗址,1999年荣获1996-1998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
  烟墩堡遗址位于丰都新县城开发区黄金地段,但是丰都县政府规划部门很有远见卓识,果断保留下遗址的一部分,计划将来在这里建立遗址博物馆。尽管烟墩堡遗址的时代尚需讨论,但作为提高民众素质和青少年文化教育基地,不仅可以展现烟墩堡遗址文化遗物的埋藏,还可以展示丰都县所有古文化的分布和发展,使丰都鬼城文化旅游中注入真正的科学文化,让丰富的考古资源转化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经过调查和试掘证明,三峡工程淹没区的古文化遗址相当丰富。
  三峡地区古文化遗址的大量发现,提高了三峡地区的文物考古价值,但也增加了文物保护工作量。鉴于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特殊性文物清理任务是相当繁重的。而且,我国从事旧石器考古的专业人员数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