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城市雨水利用设计探讨.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雨水利用设计探讨.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雨水利用设计探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键词】城市;雨水资源;蓄水;渗透;雨水利用 1 城市雨水利用概况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加和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水资源污染、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取水成本增加甚至于缺水等对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对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也越来越关注,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城市雨水利用由此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包括德国、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建立大量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工程。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与应用却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并于 90年代发展起来。但总的说来技术还较落后,缺乏系统性,更缺少法律、法规保障系统。20世纪 90年代以后,我国特大城市的一些建筑物已建有雨水收集系统,但没有处理和利用系统。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的长岛县、大连的獐子岛和浙江省舟山市葫芦岛等雨水集流利用工程。 2 城市于水利用的必要性水资源问题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1977 年联合国水事会议就已提出警告:“石油危机以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的危机。”1987 年联合国发表了《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向全世界发出了淡水资源短缺的警报, 指出“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下个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导致国家间的冲突, 甚至爆发战争。”这些警告或警报今天看来决不是危言耸听,已经向人们一步步逼近。我国水资源紧缺,大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成为矛盾的焦点。全国 700 多个地级市以上的城市中,有近 400 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大部分分布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其中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已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的匮乏和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直接的威胁。目前,全国有 300 多个城市缺水, 50多个城市严重供水不足,不得不超采地下水和跨流域、跨地区引水,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 3 城市于水利用的可行性近年来大部分城市工业、农业、生活节水已取得很大成效, 水资源保护和污水处理改善水环境的各项措施正逐步实施, 唯有用水源头问题因涉及问题较多, 原因复杂,至今尚在研究并进行可行性论证。从外流域调水虽然可行,但由于耗资巨大,且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区间协调等众多因素,在本市污水资源化等内部挖源未达一定水平前,大多恐难实施。根据各缺水城市自然特点,千方百计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程度, 采取措施拦蓄雨水加以利用, 减少暴雨径流, 就地开源是一项近期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的重要措施, 也为远景调水奠定高效用水的基础。利用汛雨回补地下水, 实现地面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调节运用, 以丰补歉,把补源和防洪相结合, 寓资源利用于灾害防范之中, 是雨洪利用的思路和根据。借鉴国外城市雨水资源化及其科学利用可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使用型技术的开发研究。 结合城市规划为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和解决水涝现象严重的问题,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雨水利用规划,实现投入资金的合理安排和使用。同时鼓励采用高效率的雨水利用系统和技术创新,进一步促进雨水利用工程技术的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和管理制度的建设,推动雨水利用产业的发展。此外,先进城市的雨水利用工作还能为其他地区雨水利用的推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建造雨水蓄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