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简介山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 在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山西中南部的煤炭储量和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的近三分之二,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二分之一,但铁路运力匮乏、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2008 年 10 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正式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2009 年 12月8 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9 年 12月 22日,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重点铁路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河南郑州正式动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由铁道部、山西、河南、山东省共同投资兴建,自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的瓦塘开始,向南经临县、柳林、蒲县, 折向东经洪洞、长治, 跨京广线后引入河南安阳市汤台线的汤阴东站,利用汤台线增建二线至河南濮阳市台前县, 在台前县北跨京九线后折向南跨越黄河, 经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泰安市东平县、泰安南、莱芜市、淄博市沂源县、临沂市沂水县、日照市莒县、临沂市莒南县的文疃镇、朱芦镇至日照市岚山区的巨峰镇然后到达日照港南区, 横贯晋豫鲁三省, 线路全长 1260 公里, 穿越吕梁山、太岳山、太行山、沂蒙山, 途经山西、河南、山东 3省 12市, 其中山西、河南、山东 3 省境内分别为 579 公里、 255 公里和 426 公里。主要设计技术标准为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行车速度 120km/h 、重载铁路, 年货运能力为 2 亿吨, 客车每天 15对, 项目总投资 998 亿元, 建设工期为 4 年半, 预计 2014 年全面峻工。其中, 该线路在山东省全长 426 公里, 组成全省“四纵四横”铁路框架之重要“一横”。山西的煤炭外运目前主要以大秦线、石太线、神黄线、侯月线、焦枝线及南同蒲线为主, 山西中南部出海铁路通道建成后, 将跨越山西河东、汾霍、沁水、晋东南煤田、河南鹤壁矿区等大型煤炭、焦化企业, 以及山东省的兖州、安钢、中原大化等钢铁、化工企业、焦化企业和山东莱钢等钢铁企业以及日照港等, 可极大缓解煤炭能源铁路运输的压力,对于满足山东省煤炭运输需求、特别是拉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成后进入山东省的最大煤炭运输量每年可达 9000 万吨, 2030 年有望扩大至 亿吨,对改善山东省能源供给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全长 1260 公里的山西中南部铁路大通道途经我省济宁、泰安、莱芜、淄博、临沂、日照 6市 15 个县( 市、区), 不仅大规模分流公路运力,缓解公路压力,节约宝贵的石油资源, 而且使三个兄弟省份与海外市场开展互利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