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科学技术哲学论文鲁庆庆 11S018013 摘要宗教是一种伴随人类社会生活的现象, 它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形态。宗教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宗教问题进行研究。时代在发展,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将会随之不断的向前发展。本文从宗教历史、精神信仰、方法论及认识论等层面阐述了宗教和科学的关系从对立走向对话的社会现象。宗教与科学都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命运与走向。在宗教和科学的关系史中, 二者曾经出现过尖锐的对立甚至是残酷的对抗, 科学则作为探索自然奥秘的一把钥匙, 也以其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使得宗教几乎没有容身之地。然而, 观察现实, 我们不难发现,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宗教并没有因为科学的探索而消失。二十一世纪以来,新学说、新科技的不断涌现, 为科学与宗教的对话提供了新课题、新契机。宗教与科学 1 宗教与科学概述 科学和宗教的目的科学的目的是认识世界,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以认识自然界为目的; 广义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即包括以认识社会为目的的人类活动。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止于认识,而是还要用在科学活动中获得的认识为自己谋取福利,因此科学也必须变成技术、工程,人类才算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宗教的目的也是要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为人类谋取幸福(不包括邪教组织) 。人类创造了宗教,决不是要危害自己。宗教首先和主要的要求,是实行, 是做。就实行和做这一内容来说,它相当于认识之后的人类实践活动诸阶段。但是为了做,特别为了让信徒自觉地、心悦诚服地去做,宗教就必须对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理由作出说明就必须有所认识。因此,宗教也必须解决自己的认识问题。 宗教的演变宗教的演变,是随著人类知识的进步而渐次提高。古之人,每感外在自然界的压力非常强大,既不可能克服,也不可能抗拒,唯有服从之,崇拜之。当五谷丰收时, 拜社稷之神;风雨不调时,拜风神雨神;地震海啸时,拜地神龙神; 或出海捕渔时,拜祭天后;疫症流行时,拜祭瘟神;蝗虫为害时,拜祭蝗神;甚至花草树木,猪犬牛羊,无论动物植物,都拜祭一番,以求神力庇祐,以保平安。由于人类知识不断提高,想像力也愈来愈强,以为宇宙的奇妙,人生的秘奥, 必由一真神主宰或创造,于是一神教的信仰,便代替了多神教。一神教将多神教的迷信、滥信,以及神棍行骗种种毛病扫除,未尝不是功德;可是一神教的狂妄自大,以造物主自居,信仰者必须屈己事主,作为主的奴仆,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主,甚至个人的生命财产,都是属于主的,使人性无法抬头,人生意志,无法自由发展,人生意义与价值,也无从确立;人生如此,难免遗憾。特别是十七世纪的中叶,宗教思想,极端混乱,竟领导教徒,走向独裁与专横,为宗教史写下黑暗的一页,实在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污点。 2 科学与宗教的对立与冲突一般而言,宗教是以神灵崇拜为特征的思想信仰,是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科学本义是指学科分野趋于明晰化的“一科一学”, 现在通指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有别于宗教的另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科学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实际上广义的社会科学包含了人文科学, 而宗教是人文科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科。本文所论述的科学是主要是对自然科学而言的。宗教与科学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有着显著的差异。二者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其一,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