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古代公务员的无偿午餐无偿午餐.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公务员的无偿午餐无偿午餐.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4/2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公务员的无偿午餐无偿午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公务员的无偿午餐无偿午餐

  谁说“天下没有无偿的午餐”?古代的公务员在上班时间内,均可享用一顿无偿的正餐,不仅味美量足、营养丰富,而且还有“伙食尾子”可分。  机关食堂的历史
  完整意义上的机关食堂制度,似乎自唐初开始确立。称,唐太宗李世民“克定天下,方勤于治”,决定延长定时举行朝会(又称早朝)的时间。早朝开始的时间约在5至7时。因为起身太早,因此参与早朝的官员通常全部是在上朝前先弄些点心填肚,到散会后再吃正餐。以后会议时间拖长了,势必造成大家误餐,因此唐太宗又以“聊备薄菲”为配套方法,即全部和会者全部可享受一顿无偿的“朝食”,食堂就设在举行朝会之金銮殿的廊庑下。因行之有效,备受大家欢迎。未几,这个措施又推广到京师其它官署和各级地方政府,成为定制。
  公厨的种类
  唐代文件中的“食堂”,特指机关餐厅建筑而言,整套“烹饪之养”制度及其性质的规范性称呼,则谓“公厨”。公厨中等次最高的,就是摆在金銮殿廊庑下的“朝食”,因为是天子请客,俗称“天厨”,正确定义应是参与朝会的常参官员的食堂。
  至于无资格出席朝会的其它在京官吏,全部在本部门公厨享用工作餐,典章中称“百司官厨”,其中等次最高的是宰相办公的政事堂厨,简称“堂厨”。
  大锅饭里的等级制
  据卷四所载,凡常参官员的“朝食”,全部依品级高低定有标准,如四至五品的标准是菜肴七盘,细米二升,酒一升半,羊肉三分等;六至九品的标准是菜肴五盘,白米二升,油三勺,等等。怎样在同聚食堂的聚餐中确保对口供给不出差错呢?古人的进餐形式全部是各据一几,席地而坐。盛放菜肴等物的载体,是一个称作“案”的托盘,侍役举案,自会根据每个官员的品级,把各人该得的一份送上。
  “公家饭”的经费
  肴馔丰富的食堂供给靠哪一笔费用开支呢?大致而言,“天厨”的用餐者全部有对应的“食料”即伙食津贴,由国家财政在预算内拨款,“百司官厨”全部由财政一次性拨付一笔“食本”,让各官署“置本兴利”。讲白了,“食本”是基金,经过放贷生息等措施产生的利润,就是食堂的开销。地方各级政府和其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