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800字.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800字.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4/2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800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朝花夕拾读书笔记800字

  进了初中,发觉每本语文书上全部有鲁迅的文章,几乎每一篇文章全部选自一个好听的名字——。度过朝花夕拾以后,应该怎样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X搜集整理的有关朝花夕拾的读后感,期望对你有帮助。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篇1
  初读这本书,讲实话,我也不是很读得懂。就连那篇,我也是学得似懂非懂的。我甚至以为:鲁迅的这些文章,看起来简直就是象在跟你聊天似的,哪算得上什么名着?
  以后多读了几遍,我知道了,不要把这么的名着看成美文,其实,这本书的文章看似“聊天”也正是鲁迅的文字魅力所在。它看上去很朴实,甚至比较口语化,但为何却能够深深地吸引人呢?就是因为这么的朴实,让人感觉很亲切,就象她站在你面前跟你诉说着什么似的,“说”到兴奋处,文字又会变得很热烈,这就让人能够从中品味和感受鲁迅的点点滴滴。
  郁达夫是这么形容鲁迅的文字的:“鲁迅的文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主要之点,抓住以后,只消三言两语就能够把专题道破。”是的,这个特点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得一览无遗。一开头,便以“寻咒”从侧面点出中心,接下来便诉说了一段她童年的一段小说。其实,鲁迅先生是话中有话啊,她借着说童年看的事情,其实反应了当初社会的黑暗——即对儿童的不重视。儿童全部读不到她们应该读的书,而大家却熟视无睹,这莫非不该引发我们的反思吗?然而我又想到了现在,现在的孩子们别说爱读书,她们连根本不想读书,不思学习。再看看那时侯的孩子们,她们渴望读书却没有书读,而现在我们有书读却不愿读,这莫非不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现象吗?
  中那几篇描写人的文章,我是比较喜爱的。首先,这些文章的内容比较吸引我——因为我喜爱看到各色各样的人,再加上鲁迅那种轻松而生动的语言,读着读着,你好像就能够看到那个人似乎站在你面前一样。比如,描写的是鲁迅家的保姆阿长。文章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很经典的旧时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
  有些人比方这篇文章是鲁迅从记忆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异常鲜美的“朝花”。确实,对于这个妇女,鲁迅不仅没有避讳写出她的美和丑,反而是怀着真挚的感情思念她的一切。不管鲁迅对她是佩服、厌烦、喜爱或是讨厌,字里行间全部流露出她的感情。而且我还发觉,这个“长母亲”跟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孔已己”很相同,同是旧中国的人民,遭遇也差不多,比如她们的名字,全部是已经被人遗忘了的,而外号也是随便起的。可悲的人啊!
  直到写完了这篇朝花夕拾读后感,“感”到了这么多,我以为我才算是真正地读懂了。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篇2
  一点,一点,一点点地看完了,连串的时间,连串的记忆,真想将鲁迅爷爷的记忆当做我的。整本文集用词语简练柔和,正是鲁迅爷爷的平易近人的表现。书中的抨击,讽刺,嘲笑,正是鲁迅爷爷对当初社会的反感和不满,表现了一个想让让民族进步,想让社会安定,为孩子着想的鲁迅爷爷。
  这本书向我们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图卷,封建的社会制度,社会对人民的囚禁。
  在,园中调皮天真的小孩子,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和油蛉和蟋蟀的音乐会,看黄蜂、玩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到在书屋读书习字,三言到五言,再到七言。课上偷偷画画,到书屋的小园玩耍。无一不表现出小孩子追求自由,热爱大自然的心态,也表现了社会对孩子们的束缚。
  中,这两个人物,给鲁迅先生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