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青少年犯罪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
多年来,中国青少年犯罪日益严峻,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急剧增加,首当其冲受到大家抨击的是学校和社会。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成功是否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因此目前家庭教育的缺位应该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目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年纪低龄化
过去在民警办案中,成人犯罪占犯罪人数的绝大多数,但伴随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青少年身体发育成熟期有所提前,犯罪份子年纪也开始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甚至出现十一二岁的孩子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的现象。
二犯罪数量扩大化
据相关部门统计,某省2021年青少年犯罪人数比2021年翻了一翻,犯案数量是2021年的三倍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青少年发展趋势研究汇报指出,而现在中国整体犯罪率,包含青少年犯罪率全部处于上升状态,未来五年青少年犯罪总量将深入增加。
三犯罪手段残忍化
青少年身心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她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较低,对事物的了解展现出片面性,致使她们遇事不冷静,极易出现偏激行为,这就造成其作案手段极其凶残。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在宿舍连杀四同学案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其实像这么凶残的犯罪事实不胜枚举。另外,部分少年犯经过教育后仍不思悔改,出狱后反复作案,数次进宫,甚至还有些人为此引认为傲。
四犯罪方法团伙化
上世纪,中国青少年犯罪还处于单独作案的状态,新千年以后,中国青少年犯罪越来越展现出团伙化的趋势。青少年心理不健全,发育不成熟,过于看重哥们义气。“好友有难,两肋插刀”、“头可破血可流,哥们义气不可丢”。往往为一件小事,杀人放火在所不惜。这些人往往是一拍即合、结伙行动、相互壮胆,相互利用,身陷囹圄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二、家庭伦理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原因
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青少年本人、家庭关系、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全部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成长尤为主要。家庭关系造就青少年性格差异,造就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养成孩子的世界观,对孩子的言谈举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家往往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其实一点也不假,孩子的心身能否健康健全,几乎完全依靠于家庭关系是否友好,家庭教育是否适当。
一家庭伦理教育的迷失
伴随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很多家庭中,父母们忙于工资,忙着盈利,忙着糊口,往往缺乏时间来关心儿女,教育儿女,致使父母和儿女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关系越来越淡薄。现在的孩子不少是独生儿女,在家里娇生惯养,总是想把孩子放在摇篮里,不期望孩子再吃父辈曾吃过苦。有很多家长还错误地认为,爱儿女就是多盈利,给她们买很多好东西,满足她们全部的物质要求。这些家长关心的是孩子是不是吃饱,是不是穿暖,她们极少甚至是历来没有考虑过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心里想要什么。孩子们想和父母说心里话时,听到的回复总是没时间、忙,然后是塞过来的现金来填补。这么一来,轻易造成相互攀比不良风气,看到他人的衣服或其它东西比自己的强就向父母索要,若父母不能满足需要,她们很轻易就会想经过非法手段取得财物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触犯法律。有的父母忽略儿女的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