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七年级必背古代诗歌四首译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必背古代诗歌四首译文.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4/2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必背古代诗歌四首译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年级必背古代诗歌四首译文

  翻译诗歌是我们深入学习古代诗歌的第一步,下面是由xx为大家整理的,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通:哪)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么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停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和郑交好,故尝有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能够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应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如同人在徘徊。
  徘徊:往返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么清澈。
  如:如此,这么。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方知识是不停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停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停地学习、利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优秀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和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一作:随君)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途经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期望能伴随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注释
  ⑴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所以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⑵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⑶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见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⑷和:给。
  ⑸随风: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域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域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和黔阳邻近)。李白当初在东南,因此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三)
  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
  :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初在巴蜀(现在四川省),她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