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春望》说课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832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年级语文上册《春望》说课课件.pptx

上传人:lixinwxy99999999 2021/4/25 文件大小:8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年级语文上册《春望》说课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春望》说课稿
春 望
教学评价
教材分析
三维目标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教法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及其生平,掌握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
过程与方法——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诗中的美点,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形象、生动、凝练的语言,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体会诗歌的意境。
情感与价值观——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渗透到诵读当中。
教学难点——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确立依据
1、新课标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我的个人理解,就是要使学生对古诗文要“想读”、“会读”、“熟读”、“解读”。至于本课,字词知识不多,语言通俗,淡中见奇,意蕴深厚,所以应该以“熟读”“解读”本诗为重点。
2、学情依据: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春望》面对的学****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九十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而且学生的学****能力、感悟能力又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班级又有不同的个性,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
三、教法学法
(一)学 法
依据“三有利”原则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积极思维。 2、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主动性,培养学生学****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发展。 3、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读书人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积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艺术修养、阅读经验等)进行创造,并把语言文化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最终升华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二)教 法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古诗五步教学法——《春望》采用这种教法,从知诗起,经历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等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教读《春望》,打算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5、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如下对联: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学生朗读,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些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呢?
诗人简介:
杜甫(公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年轻时举进士不第,遂各地漫游。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居长安近十年,安史之乱时逃至凤翔。长安收复后回京,后移居成都。晚年携家眷漂泊于湘鄂一带,死于途中。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