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秋节的习俗中秋的由来和习俗.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秋节的习俗中秋的由来和习俗.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4/2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秋节的习俗中秋的由来和习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秋节的****俗中秋的由来和****俗

  全部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春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你知道中秋的由来和****俗吗?下面xx就告诉你中秋的由来和****俗,一起看看吧!
  中秋的由来
  每十二个月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因此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此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多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因此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大家仰视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她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此,中秋又称“团圆节”。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中秋****俗。
  中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全部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全部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以为她漂亮出色,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管贫富老小,全部要穿上***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请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愈加盛行;很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大家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愉快,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俗
  吃月饼:
  中国城镇群众过中秋全部有吃月饼的****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以后大家逐步把中秋赏月和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多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全部成为天下大家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赏月
  在中秋节,中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俗,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全部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全部店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