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人评价王羲之
王羲之在中国有主要的历史地位,她的书法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对王羲之是怎样评价的呢?以下是由xx为大家整理的对王羲之的历史评价,期望能帮到你。
评价王羲之历史地位
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也是最杰出的书法家。因为她在书法艺术方面无人可及的成就和在书法史上的巨大贡献,被后人誉之为“书圣”。
1,王羲之的书法经历代很多书法大家和书法鉴赏大家的品评,堪称古今无二;
2,王羲之是伟大的书法艺术变革家,开一代书法新风;
3,她是历代书法宗师,1600多年来,大凡著名的书法家,几乎没有些人不受惠于王羲之书法。因其书法含有可临摹性,被一代又一代人看成最好临摹范本;
4,她的书论是中国古代书学理论的经典之作,古代多少书法家全部是以王羲之书论作为关键教材来学习书法和从事书法创作的;
5,她不仅书品为世人所尊崇,而且人品为世人所敬仰;
6,她被作为东晋初年有才能、有思想、有政治眼光、有作为的主要历史人物,写进“二十四史”之一的唐朝官修的。她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利于她的书法长久地流传下去。 历史上是怎样评价王羲之的成就
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
瘐翼:“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梁武帝:“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认为训。”
唐太宗:“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他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虞龢:“羲之书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他不足存。’又云:‘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张草犹当雁行。
孙过庭:“且元常(钟繇)专工于隶书,伯英(张芝)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
米芾:“谢抚慰问帖,字清古,在二王之上,宜乎批评子敬帖尾也。“
唐房玄龄、李淳风、褚遂良等共同撰写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合传。仔细地论述了王羲之是怎样练就书法,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书圣”,王羲之对知识的不停追求、对书法的深深痴迷,发人深省,含有深刻的借鉴及教育意义。 王羲之书法评价
正确地总结极难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样的人从不一样角度来看王羲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其实并不全部是因为李世民的作用。唐太宗肯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王羲之客观的书法水平决定了她书圣的地位。
再者,假如说字因人(李世民)贵,那皇帝贵为天子,那岂不字更贵?但实际上皇帝留下的字迹,还是没有王羲之的字贵。所以,字因人贵也有不合理的一面。王羲之个人书法水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再来谈书法风格问题。风格这两个字也是新名词,在古代极难谈到“风格”问题,但也强调书法某方面的特色问题。你极难拿出一个正确的字眼来圈定她,诠释她,极难做到。因为往往大家无特色,大家无风格。这是一句什么话呢?这也是现在书法论坛上极少有些人提到的。真正的书法大家全部没有什么特色,包含其它方面的,绘画是,诗文全部是如此。
前段时间,我看到戏曲频道播放梅兰芳的演唱,其中有一个人就论到梅兰芳的特色问题。说梅兰芳没有特色,为何没有特色?因为她满身全部是优点,她每个方面全部超长和他人,你说她特色在哪里?王羲之作为书圣也是这么。她被称为圣人的时候,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