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冬虫夏草的种植技术.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冬虫夏草的种植技术.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冬虫夏草的种植技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冬虫夏草的种植技术冬虫夏草人工培育在近20 年来全国先后有60 多个科研单位和数千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和探索; 云南、四川等地已在高海拔地区取得了小面积培育有性型成功的经验, 但由于周期长, 高海拔地区无推广对象、投资大、效益不如自然采集的高等多种因素, 一直未能大面积推广。在云南、四川、浙江、甘肃、青海、北京、福建、广东、贵州、广西等省(市、区) 中低海拔地区, 开展人工培育有性型冬虫夏草研究也有多年, 虽然在某一些环节上已有多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或成果,如云南和四川等省已在昆明、成都和重庆的室内人工批量、重复繁殖成功蝠蛾昆虫;浙江等地在室内零星繁殖成功蝠蛾昆虫;但由于没有解决虫与菌接种和批量、重复长出子座体的难关, 不能称为培育成功。离小面积、小批量、多次重复在低海拔人工培育出有性型冬虫夏草的目标都还十分遥远; 虽然数家已声称在中、低海拔批量培育成功有性型冬虫夏草,事实上科学的可信度极低。因为: (1) 目前还无一家能长期又稳定地分离培养到正宗的冬虫夏草真菌( 即反复在培养基上批量长出子座)。青诲、云南、四川、北京等地在培养基上都培养出过子座, 但其子囊孢子稀少或无子囊孢子, 而且生长都不稳定,不能说明已掌握了有性型人工在中低海拔的培育技术。(2) 冬虫夏草菌无性型人工培养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在室内接种到蝠蛾幼虫上也能感染成为僵虫期, 但确罕见有完成有性型, 长出子座体和子囊孢子。(3) 目前子座的形成除了海拔、气候、土壤、气压等多种环境因素外, 其菌之间是否多菌复合感染? 如果是复合感染,又是哪一些菌在起关键作用? 在什么时期与冬虫夏草菌起作用? 等等问题尚不清楚。因此,要在中低海拔地区人工批量和重复培育出有性型的冬虫夏草, 还需做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就是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大面积人工培育冬虫夏草, 也还需开展许多技术性的实验工作。所以有性型冬虫夏草人工培育要达到规模化或产业化生产, 研究还十分艰巨, 路程还非常遥远。(二) 无性型冬虫夏草人工培养现状由于有性型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困难太大,近 10 多年来,大部分开展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研究的单位和研究人员都纷纷转向无性型的研究与应用上。由于虫草菌无性型培养技术容易掌握, 而且从自然界采集冬虫夏草分离出来的真菌, 绝大部分理化性质和药理功能与冬虫夏草的有性成分相似, 所以各地都把自我分离出的真菌确定为冬虫夏草菌的无性阶段, 并纷纷建厂生产菌粉和开发应用。目前已从自然界的冬虫夏草体中分离出自我认为是中华虫草菌无性型共有 9属 31 种, 其中有 16 种已经在北京、吉林、山西、上海、青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云南、贵州等 19 个省(市)40 多家,进行深层大规模发酵培养和固体培养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体作为有性型冬虫夏草的代用品,部分厂家已进入大的产业化生产,如至灵胶囊、金水宝胶囊、宁心宝胶囊、心肝宝、冬虫夏草鸡精、虫草胶囊、冬虫夏草酒、冬虫夏草人参补酒等 20 多种产品年产值均达千万元至数亿元。而且,由于用菌丝体和分生袍子人工繁殖周期短、产量高, 今后作为冬虫夏草有性型的代用品,开发、应用的潜力还极大。要获得纯正的冬早夏草菌种必须进行人工的分离、纯化、复壮、保存等工作。 1. 分离冬虫夏草菌的技术与条件(1) 材料要求。获得纯的菌种对材料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说如果是进行冬虫夏草的组织块分离法,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