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境外灾难新闻报道框架重建.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境外灾难新闻报道框架重建.doc

上传人:2028423509 2016/6/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境外灾难新闻报道框架重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境外灾难新闻报道的框架重建灾难报道是国内新闻界高度敏感的话题,直到近几年来,灾难报道才稍微摆脱“讴歌式”的陈旧模式,在叙事角度、叙事主体、文本风格等方面有松动的迹象。讴歌式的灾难报道模式根源于政治高层给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喉舌”“工具”的定性, 认为发生灾难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负面信息,而通过广泛传播的大众传媒加以歌颂和正面化描述,灾难的负面效应会被冲淡,甚至可以扭转成为正面宣传。在信息高度封闭、传播渠道高度单一的年代,灾难报道基本遵循类似的路线,公众因接触不到其他类型的灾难信息,因此也高度信任此类报道的内容。灾难报道首先关注灾区遭难群众的状况和需要,这在近几年的重大自然灾害中逐渐取得国内新闻界的共识。而另一方面,数十年来形成的导向为先的灾难新闻报道理念仍占据较大的生存空间。这两种新闻理念在各种灾难事故的报道中交织、冲突。从“非典”到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和雅安地震,每一次灾难报道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某些观念的悄然变化也在其中显露出来。新闻生产者通过选择、强调或者重组新闻事实的框架模式来进行新闻报道,在新闻文本中隐藏着新闻框架,这种框架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诠释。相比之下,国内新闻界在国际灾难报道上与国内灾难报道有理念相通之处,也存在显著的框架差异。笔者认为,作为展示国家媒体软实力和国家政治倾向双重角色的国际灾难报道,应该与国内灾难报道打通起来,形成相对统一的叙事角度、叙事主体和文..页眉. 页脚. 本风格, 建立起适应互联网时代媒体传播规律的国际新闻报道新框架。一、新闻价值的重新评估新闻价值是框架的基础。从国内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角度,灾难事件是政治负面事件,这是灾难新闻报道的价值判断基础。因为依据中国“天人感应”学说,自然灾难是施政不当的自然界警示,特别映射着政治领导者的缺失。但境外灾难事件的事实发生在境外,一般与国内利益相关性低,不会影响国内社会秩序。因此,与国内灾难事件报道相比,国内媒体在选择和处理境外灾难新闻时,也就可能形成不一样的新闻报道模式和报道特点。可惜,这个想当然的境外灾难新闻价值评估思维在现实中并非如此。境外政权的负面事件,正可以映衬国内政治局面的稳定和社会生活的幸福, 其新闻价值的落脚点是“反面教材”。这就造成境外灾难新闻报道的模式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个模式首先反映在新闻篇幅上。在政治意义极大的《新闻联播》中,观众总结出它的三段式结构:领导很忙、中国人很幸福、外国很乱。也就是说,报道国外政局不稳、灾难频发的新闻在《新闻联播》中占据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显然这是作为前两部分正面新闻价值的“反面抬升”。而全天其他时间段的新闻节目, 也有为数不少的境外灾难报道,即使这些新闻几乎与国内民众没有多少利益关系,完全可以放在专门的国际新闻节目中报道。如果抛弃“反面教材”的价值落脚点,境外灾难新闻的新闻价值应如何重新评估?笔者认为,国内灾难事件的报道为这个问题做出了..页眉. 页脚. 越来越清晰的回答,那就是回归到社会环境的监测者和瞭望者这一本原视角上,满足受众对灾难新闻的真实预期。具体地说,境外灾难新闻的新闻价值,主要包含两个方面:获知价值和激励价值。获知价值,是告知受众灾难的类型、危害、表现、发生条件等, 以及受众需要做的预防、预警、自救、求救等必备知识。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和全球其他地方会有相当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