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论陈寅恪的生命诗学.pdf

格式:pdf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陈寅恪的生命诗学.pdf

上传人:2762508400 2014/7/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陈寅恪的生命诗学.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1 年第 3 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o. 3 2011
第 51 卷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Vol. 51

总 231 期 SOCIAL SCIENCE EDITION General No. 231
论陈寅恪的生命诗学*
彭玉平
, , ,
摘要在现代诗歌史上陈寅恪以历史家、思想家的身份进行诗歌创作融文史研究与生命感悟于一体
,
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表现形态。陈寅恪以韩偓、苏轼等作为“对镜写真”的对象将笔锋集中在表现劫灰
,
之世、衰残之象以及惊悚之心上从而演绎自己生活于人间却处于不生不死的生存状态特征。陈寅恪的诗歌
, ,
忠实反映历史细致刻画内心兼有诗史与心史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陈寅恪诗歌生命韩偓苏轼
中图分类号 I206.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9639201103 - 0001 - 09
一、以诗歌连接生命感悟与文史研究的两端
在现代诗歌史上,陈寅恪的名字是不可忽略的作为一个史学家,陈寅恪的诗歌洋溢着历史的睿智,
, ,
也记载着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作为一个思想家陈寅恪的诗歌真实反映了其政治立场、人生观念其耿
, ,
介、刚正的思想性格丰富了现代思想史的形态特征作为一个诗人其在承传家学、赓续晚清民国以来
, ,
宋诗派的传统中变化出新以学人的底蕴、思想的内涵而发为要眇之诗篇。陈寅恪的生命形态在其诗
歌中得到完整体现。
, ,
欲了解陈寅恪诗歌的生命精神就必须先了解陈寅恪对世局的看法、对自身的定位。综其一生陈
,
寅恪对世局、人生的看法不仅成熟较早而且堪称极为稳固。他在《俞曲园先生病中呓语跋》中云“以
, , ,
观空者而观时天下人事之变遂无一不为当然而非偶然……此诗之作在旧朝德宗景皇帝庚子辛丑之
, , ,
岁盖今日神州之世局三十年前已成定而不可移易。当时中智之士莫不惴惴然睹大祸之将届况先生
, , , , , ①
为一代儒林宗硕湛思而通识之人值其气机触会探演微隐以示来者宜所言多中复何奇之有焉”
, , , ,
读陈寅恪这样的文字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其强固的心理对世局形成的事实在 30 年代陈寅恪便已经
,
用“不可移易”来形容了。这使得陈寅恪少了一份“希望”所带来的哀痛而是更多地直接在失望甚至绝
,
望中完成自己的***的人生追求而已。
,
同样是在这篇《俞曲园先生病中呓语跋》中陈寅恪曾援引昔日对俞樾曾孙俞平伯所说“吾徒今日
, ②
处身于不夷不惠之间托命于非驴非马之国。”在《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亦云“余少喜临川新法之
, , , , ,
新而老同涑水迂叟之迂。盖验以人心之厚薄民生之荣悴则知五十年来如车轮之逆转似有合于所谓
③, ,
退化论之说者。”“临川新法”当指北宋王安石变法之事而“涑水迂叟”则是指代北宋司马光盖其曾著
, , ,
《涑水记闻》一书也。王安石属于新党曾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变法而司马光属于旧党对于王安石变法
* 收稿日期2010—11—23
作者简介彭玉平 1964—,男,江苏溧阳人,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