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有关幼儿教育视察调研汇报
为了规范本市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行为,完善幼儿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促进本市幼儿教育的规范、健康、可连续发展,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市政协副主席陆小兵率领下,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会同市教育局对全市各级各类幼儿进行全方面调查,经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法关键视察了郭元镇、石庄镇、丁堰镇、吴窑镇、如城镇等6个镇,并赴本省大丰、宜兴两市考察学习。现将视察调研情况汇报以下:
一、本市幼儿教育的现实状况
多年来,本市幼教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得到了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有了较快的发展。现在,全市有各级各类幼儿园230所,其中,公办2所,集体办86所,股份制17所,民办46所;省级试验示范幼儿园一所,省级基础当代化园5所,南通市一类幼儿园15所,如皋市一类幼儿园27所,幼儿园教职员1497人,其中公办老师165人。入园幼儿24409人,占全市入园岁儿童95%。从所视察的情况看,本市幼儿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现实状况是:
1、稳妥推进办园体制改革,充足调动了社会举行幼儿教育的主动性。,市政府制订出台了有关本市幼儿教育改革的意见。依据此意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镇政府因地制宜,因园制宜,计划幼儿教育的发展。首先,经过股份制,出售、租赁等多个形式,对部分幼儿园进行了改制,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办学的主动性,有效地填补了本市教育资源的不足。如丁堰镇采取政府持大股老师参股形式,对全镇幼儿园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原有中心幼儿园异地重建,高标准定位,投资近500万元,建成一所当代化中心幼儿园。去年已经过“江苏省基础实现当代化幼儿园”的验收。其次,坚持“两条腿走路”,经过扎实的创立工作,带动了一批佼佼者脱颖而出,白蒲镇中心园、袁桥镇等相继成为省基础实现当代化及南通市一类园,并主动发挥政府举行的公力幼儿园和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等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全市整体幼教水平提升。经过几年来的不停完善深化,本市幼儿教育逐步形成了政府办园为龙头、社会办园为主体、私人办园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2、主动探索幼儿教育的管理机制,不停规范幼儿园的管理。推进幼儿园改革以后,伴随形势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本市幼儿教育管理也处于不停调整中,初步形成了5种管理模式即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镇政府统一管理、镇政府和中心初中协同管理、中心初中托管、无主管部门管理,其中政府和中心初中协同管理是关键形式。实践证实,协同管理模式相对更适应该前形势的需要和本市的实际,首先政府充足发挥了在管理社会事业中的调控职能,其次使幼儿园基础教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机的联络起来,发挥教育系统在专业方面的优势。如丁堰、东陈、白蒲、吴窑等镇就是经典代表。吴窑镇改制一度出现混乱现象,非法园也应运而生,常常集体到政府上访,面对无序竞争、一盘散沙的情况,镇政府和中心初中一起深入调研,重复讨论、论证,探索新的办学思绪、管理模式。从下半年起,中心初中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对全镇幼儿园布局进行调整撤并,由原来36所变为现在的8所,前后投入近45万元,改进办学条件,教学秩序井井有序。今年,吴窑中心园将申报“江苏省基础实现教育当代化幼儿园”验收。
3、加强老师队伍建设,老师学历水平、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