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岳王庙.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岳王庙.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6/6/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岳王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岳王庙杭州岳王庙杭州岳王庙位于西湖西北角,北山路西段北侧。岳王庙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岳飞是南宋初抗击金兵的主要将领, 但被秦桧、张俊等人以“莫须有”罪名诬陷为反叛朝廷,陷害至死。岳飞遇害前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 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岳飞遇害后, 狱卒隗顺冒着生命危险, 背负岳飞遗体,越过城墙,草草地葬于九曲丛祠旁。 2l 年后宋孝宗下令给岳飞昭雪, 并以五百贯高价悬赏求索岳飞遗体, 用隆重的仪式迁葬于栖霞岭下, 就是现在岳坟的所在地。嘉泰四年( 1204 年) 即岳飞死后 63 年朝廷追封为鄂王。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 1221 年), 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 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 代代相传一直何存到现在。现存建筑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 1715年)重建,1918年曾大修,1979年全面整修, 使岳庙更加庄严肃穆。殿内塑有岳飞彩像,其上有岳飞草书: “还我河山”巨匾。大殿右首是岳飞墓,系块石围砌, 墓碑刻有“宋岳鄂王墓”字样。旁有其子岳云墓。墓道两侧有明代刻存的文武俑、石马、石虎和石羊; 墓道阶下有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四跪像。墓道前方照壁上,有明人洪珠所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古柏森森,庄严肃穆。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人进岳庙参观,头门是一座二层重檐建筑,巍峨庄严,正中悬挂“岳王庙”三字竖匾, 继而是一个天井院落, 中间是一条青石铺成的甬道, 两旁古木参天。正殿忠烈祠重檐中间悬着一块“心昭天日”横匾,是叶剑英的手笔。, 身着紫色蟒袍, 臂露金甲, 显示了武将的英雄气概。岳飞生前是无资格穿蟒袍的,因后封鄂王,所以身着蟒袍。殿两面壁上是明代莆田人洪珠写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座像上面悬着一块“还我河山”的横匾,是岳飞手迹,左右两边各悬一块“碧血丹心”与“浩气长存”横匾,是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和已故西泠印社社长沙孟海所书, 正殿后面两旁是岳母刺字等巨幅壁画,展示了岳飞保卫国家的英雄业绩。大殿天花板上绘有“百鹤图”,373只鹤形态各异, 生动自然, 可谓岳飞浩然气节和坚贞性格的象征。正殿西面有一组庭园, 入口处有精忠柏亭, 内有枯柏 8段, 传说这棵柏树原在大理寺风波亭边上, 岳飞遇害后树就枯死了,后来就移放在岳坟边上,称为精忠柏。现经鉴定,此枯柏并非南宋古柏, 而是属于松柏科的植物化石,其历史有一亿二千万年以上了。入庭园, 南北各有一条碑廊, 北面碑廊陈列的是岳飞的诗词、奏札等手迹, 南面是历代修庙的记录以及历代名人凭吊岳飞的诗词。庭园中间有一石桥名精忠桥; 过精忠桥便是墓阙,造型古朴,是 1978 年重修时按南宋的建筑风格造的。墓阙边上有一口井名忠泉。进墓阙重门就是岳飞墓园, 墓道两侧有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 石俑三对正中便是岳飞墓, 墓碑上刻着”宋岳鄂王墓”, 左边是岳云墓, 墓碑上刻着“宋继忠侯岳云墓”,两墓保持宋代的式样。墓前一对望柱上刻有一副对联: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墓阙后面两侧分列秦桧等 4 人的铸铁跪像,供人唾骂,遗臭万年。墓阙后重门旁有对联一副: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臣”。墓园一侧,另有一组庭园,现已辟成岳飞纪念馆,供游人瞻仰。配殿启忠祠,原祀岳飞父母,今改作岳飞抗金史迹陈列室。岳墓,也称岳坟。岳飞被害后, 狱卒隗顺潜负其尸, 葬于北山之麓, 宋孝宗即位后, 以礼改葬于此。陵园入口处有“精忠柏亭”, 亭北侧墙上, 为冯玉祥书写的石刻题词“民族英雄”。进墓园门, 两侧是碑廊, 陈列历代石碑125块。北廊是岳飞诗词、奏札等手迹; 南廊是历代名人凭吊题咏、岳庙几次重建的碑记。现在的岳飞墓阙是1979年整修时按南宋建筑风格设计的, 墓道两旁陈列的石虎、石羊、石马和石翁仲, 是明代的遗物。墓阙下有四个铁铸人像, 反剪双手, 面墓而跪, 即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人。跪像背后墓阙上有楹云: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编辑本段] 泰州泰山岳王庙泰州岳王庙岳王庙位于泰州市城区中心, 坐落在泰山公园的泰山之巅, 是泰州市著名的游览古迹。宋绍兴年间, 海陵人开挖东西市河时, 用挖河的土方堆成了高 5丈、占地周长 1 20 丈的泰山。“历史上, 由于没有高层建筑, 空气的能见度也很高, 所以海陵人曾有‘泰岱烟岚’之说。”海陵区佛教协会会长、泰山岳王庙住持能持介绍, “泰岱烟岚”是海陵后八景之一, 说的是登上泰山举目远眺, 百里风光尽收眼底, 甚至江南的徐、蒋二山都时隐时现。宋建炎四年, 岳飞元帅在泰州任知州, 并在泰山上指挥抗金。后泰山即被人称作“岳墩”。岳王庙始建于明万历十年,迄今已有 427 年的历史。当时建的岳王庙规模较大, 由3 个寺庙 51 间房屋组成,宏伟壮丽,飞檐串角,花梁圣斗,殿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