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药根茎类炮制方法
九节菖蒲
〔别名〕 节菖蒲、京菖蒲、小菖蒲、建蒲、建菖、
苏菖蒲。
〔基原〕 为毛莨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干燥根茎。
全国各省市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
〔炮制〕 将本品放入清水中洗净泥沙,除去须根杂
质。晒干或用文火烘干,筛尽灰屑,选去油黑即成。处方
上如开酒炒,按处方取九节菖蒲,放入锅内炒热。按每公
斤九节菖蒲用白酒 50 克的比例,拌炒至干,取出,冷却后
入药。
〔应用〕 处方上开节菖蒲、建菖、建蒲、苏菖蒲、
京菖蒲、小菖蒲,均发九节菖蒲;开炒,发酒炒九节菖
蒲。
〔贮藏〕 用陶器缸装,放干燥处.防止生霉。
千年健
〔别名〕 年见、年健、一包针。
〔基原〕 为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的根茎。主产于我
国的广西、云南等地,其它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炮制〕 先用清水将本品洗净,稍加浸泡,待润透
后,切 3 毫米左右厚的斜片。然后晒干或烤干,除去虫伤
及腐烂部分,筛净碎屑,即可使用。
〔应用〕 处方上常以年见、年健出现,少数人用千
年健、一包针,均发千年健。
〔贮藏〕 大量贮藏以木桶、木箱存放;零售药店的
贮藏以陶器装,放干燥处,可以防止虫害或霉烂变质。如
用木箱装则应多加翻晒。本品属易虫蛀、易霉药物,贮存
时要求多翻勤晒。本品质地较坚硬,色以红棕色为最佳,
香气较浓。如发现质软,色变暗,无香气者,即为霉败变
质,不可使用。
三 七
〔别名〕 田三七、滇三七、参三七、田七、金不
换。
〔基原〕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主产于云南、广
西、湖北、四川、江西等地。质量以云南产的最佳,故有
“滇三七”之称。
〔炮制〕 本品最佳采挖时间为每年秋季花开以前。
炮制时,将鲜三七稍加洗刷,去掉泥沙,然后烘干。个头
大的可以润透切片晒干,切后断面灰绿或黄绿色者为佳。
如用粉剂,取三七捣碎,研制成粉末,称三七粉。现在也
有用熟三七粉的。其制法是:取净三七,打碎,分大小
块,用食用植物油炸至表面呈棕黄色,取出,碾成细粉即
成。炸时应用文火,不宜用武火,且不宜炸得太老。
〔应用〕 处方上常以田三七、三七、滇三七、金不
换等名称出现,发药时,发三七。处方上开三七粉,发三
七粉;开熟三七粉时,发熟三七粉。三七粉生用可散瘀止
血,清肿定痛;熟用补血。性能上差异较大,发药时应特
别注意,决不可发错。此药常另包或单用,一般不与其它
药混同。
〔贮藏〕 用质量较好的瓷缸装,盖紧,放干燥处。
逢梅雨季节,湿度较大时,要多加翻晒,防止虫蛀与霉
变。
山 药
〔别名〕 薯蓣、淮山药、淮山、怀山药、汀山、光
条、毛条、淮药。
〔基原〕 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主产于河南、
河北、湖南、广东等地。
〔炮制〕 取鲜山药放入水中刷洗干净,然后分出大
小,用清水稍加浸泡,待润透后(润透的标志是将山药切开
不见白色的干心为度)切约 1.5 毫米厚的马蹄形薄片。再放
入簸中晒干或烘干,然后用筛筛去细末即成。这种炮制方
法属于一般制法。常根据处方上的要求,临时加辅料进行
炮制的方法有:
1.蜜炙法:取蜂蜜适量放入锅中加热,再加入山药拌
均匀。至蜂蜜被吸收干为止,取出,冷却。
2.麦麸炒:取经过蜜制的麦麸适量,放入锅中炒热,
加入山药拌炒。炒至山药呈黄色为止,取出,过筛,去掉
麦麸即成,冷却后入药。
〔应用〕 处方上常以淮药、淮山药、薯蓣、淮山、
怀山药、汀山、光条、毛条等名称出现,均发给山药.加
蜜炒,则发蜜炒;加麦麸炒,则发麦麸炒;不开炒者,一
律不发炒山药。
〔贮藏〕 木制器具装,密封,放干燥处。本品以条
粗、质坚实、粉性足、色白者为最佳。贮藏过程中,如发
现色变黑或暗,粉性不足时,则为变质,不可继续作药
用。
山 奈
〔别名〕 山辣、沙姜、山胡椒树根。
〔基原〕 为姜科植物山奈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
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
〔炮制〕 用清水反复洗净泥沙后,去掉须根,用麻
筛筛尽灰碎。切约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