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论《水浒传》忠义思想.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水浒传》忠义思想.doc

上传人:2982835315 2016/6/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水浒传》忠义思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论《水浒传》的忠义思想报名号: 1630 考生:李儒有【内容摘要】《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最核心的思想是宣扬忠义思想。“忠义”思想也就成为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华民族对个体人进行思想道德规范的一个基本准则。正因为如此,《水浒传》所反映的“忠义”思想作为一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才会历经千百年,一直为后人所称颂。本文就《水浒传》的忠义思想从忠和义两个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一分为二地看待水浒英雄的忠与义,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在现代社会中,做“忠”“义”之士。【关键词】《水浒传》忠义思想宋江统一对立现实意义忠义思想《水浒传》是一部杰出的古典小说,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曾说:“《水浒传》这部著作是伟大的,并且满含着全人类的意义,尽管它问世以来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1] 首先谈其“忠”: “忠”,本是一个普遍性的社会伦理观念,“忠义理智信,温良谦恭让”。自春秋以来,“忠义”就是社会普遍使用和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特别是经过汉代大儒董仲舒的阐释和界定后,忠的对像和内容进一步被明确下来,儒家思想成为国家正统,“忠君”成为“忠”的全部内涵。从汉代发展到宋代、再发展到明代,千余年来的儒家正统思想的教化、熏陶,使得“忠君”思想世人心中根深蒂固。《水浒传》里的“忠”, 最主要的表现是“忠君”思想,即“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替天行道”,“招安”报国。其次也有忠于梁山事业的内容,即其他好汉忠于宋江的内容。所以总的说来,梁山的“忠”与封建社会的大伦理道德的“忠孝”是一致的。为国家尽忠,精忠报国,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也是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追求的最高目标。《水浒传》的英雄好汉无不具有精忠报国的良好思想(除了极少数文盲、即没有接受过起码的封建教育的人),“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梁山好汉上梁山前谁也不愿落草为寇, 而到后来被逼得上了梁山,但也不改自己的忠良之心,想到的是“暂借水泊安身,将来等到朝庭招安,报效国家,博得个封妻荫子,后世留名”。..页眉.. 页脚. 其次说其“义”: “义”应是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这在《水浒传》中是浓墨重彩被予以讴歌的,其实其“义”也颇耐人深思。《水浒传》中用以组织群众和团结群众的思想基础是“义”。《水浒传》中的“义”, 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被压迫阶级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 《水浒传》中的“义”不完全同于历来统治阶级所说的“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下层人民也常讲“义”,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免受暴力的欺凌,自然产生一种团结御侮的愿望,这种愿望,在为生活所迫、流落他乡异地的一些游民身上,反映得尤为强烈,他们最讲朋友之间的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进而至于“济困扶危”、“杀富济贫”,都是“义”的表现。因此,《水浒传》中所写的“义”,在特定的环境中, 具有反封建反压迫的性质, 而不完全等同于儒家纲常伦理中的“义”。“义”可以说贯穿于水浒传的始终。上至梁山头领,下至士兵伙夫。“仗义疏财”, “专一结交天下好汉”。像晁盖、宋江、柴进、卢俊义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朋友两肋插刀”。鲁达为金翠莲三拳打死镇关西,武松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等梁山众好汉莫不“义”字当头。像林冲、鲁达、武松、李逵等等。可以说,“义”是作者施耐庵极力张扬的民族之魂,“义”是梁山好汉英雄壮举的精神体现。忠与义的统一《水浒传》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