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文档名称:

洱海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7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洱海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pdf

上传人:phljianjian 2016/6/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洱海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分类号: 学校代码:10373 密级: 学号:**********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 洱海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论文作者: 杨威指导教师: 邓道贵专业名称: 植物学研究方向: 水生生物学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二○一二年五月淮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作者及导师郑重声明:本学位论文是作者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们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和导师均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淮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I 洱海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摘要: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对洱海叶绿素a、浮游植物和浮游甲壳动物的季节动态、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在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 μg/L, ± ,最小值( μg/L)出现在3月,最大值( μg/L) 出现在9月。在空间变化上,叶绿素a浓度在南部湖区最大,其次是北部湖区, 中部湖区最低。Pearson相关系数和PCA分析暗示,洱海叶绿素a浓度在不同湖区中与水温和透明度均呈极显著相关(p<)。总氮在北部(p=)和南部湖区(p=)与叶绿素a浓度均存在一定的联系,而总磷与叶绿素a浓度在南部湖区(p=)存在一定的联系。根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共记录洱海浮游植物8门72属124种,其中绿藻43属75种、蓝藻9属17种、硅藻13属23种。- mg/L,,其中硅藻、 mg/L、 mg/L mg/L,分别约占总生物量的52%、26%%。最大生物量( mg/L) 出现在5月,最小生物量( mg/L)出现在4月。冬、春季节以钝脆杆藻(Fragilaria capucina)、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为优势种;夏季以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惠氏微囊藻(M. wesenbergii)、绿色微囊藻( ).为优势种;秋季以暗丝藻(Psephonema aenigmaticum)和颗粒直链藻(M. granulata)、梅尼小环藻(C. meneghiniana)及绿色微囊藻( )为优势种群。Pearson相关系数及统计结果可知,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叶绿素a(r=, n=144, p<)、总氮(r=, n=144, p<)、水温(r=, n=144, p<)、枝角类密度(r=, n=144, p<)和桡足类密度(r=, n=144, 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r=?, n=144, p<)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其它环境因子无相关性。除营养盐、水温外,鱼类可能是影响洱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洱海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13种,其中枝角类8种,隶属于4科6属,桡足类5种,隶属于2科5属。Daphnia为冬、春季主要优势种,在夏季和秋初消失; 简弧象鼻溞(Bosmina fatalis)、圆形盘肠溞(Chydorus sphaericus)和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为夏、秋季主要优势种。浮游甲壳动物的年平均密 II ind./ mg/L,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枝角类的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均高于桡足类的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枝角类的密度和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