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摘要:幼儿对绘画有着一种自然的需要,在涂鸦中,他们用绘画尽情地、自由地表 达自己的观点与内心情感,在感知、操作、表现中使手、眼、脑逐渐协调一致, 得到发展,同时表现出对其个人来说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初入园的小托班幼儿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基本上还处于涂鸦阶段。本文结合纲要精神,通过优化环境创设、改进教师对幼儿的态度、科学组织形式来丰富涂鸦活动的开展方式、措施,让孩子在活动中不断观察、学习,为今后的绘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涂鸦 幼儿
一、重视涂鸦的程涂鸦期间,会有很多阶段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孩子对涂鸦的兴趣不是因 为美,而是因为需要,成长的需要。所以要重视涂鸦过程中的孩子,注意他是如 何表现内心世界的,是怎样反映周围环境的,了解孩子的涂鸦意图。其次,要重 视孩子自身的提高,随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把过程与结果 分开来看。 在涂鸦中适时提问 “你画的是什么?” “还要画什么?” “再画个大的好吗?” “这边要画吗?接着画什么啦?”……这些都有助于幼儿产生联想,逐渐延长幼 儿绘画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一位美术界人士说:“与其让孩子 机械临摹大师作品,不如让他们信笔涂鸦,孩子的涂鸦太可贵了。”涂鸦是孩子 真实情感与认知的表现, 更能表现创造力。 在生活中,一些不了解幼儿心理的人, 往往认为孩子乱涂乱画、糟踏纸张、弄脏环境,因而加以训斥和制止,使孩子萌 芽状态下的创造力受到压抑,不再认为画画是多么快乐的事情,慢慢地就不喜欢 画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要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与需要,让他们 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 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由此,本文针对涂鸦期幼儿,研究托班涂鸦 活动的开展,让孩子在涂鸦中得到快乐、自由的发挥表现,有其实际意义。
二、小托班幼儿涂鸦活动开展的意义 儿童从出生起就希望借助各种声音、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行 为、语言未成熟前,儿童表现自己最常见的形式是拿笔在纸上涂鸦,借助这种方 式与人沟通,让别人了解自己。但是,现实生活中,当家长看到孩子涂鸦时,却 常因为毫无意义的图案,阻止他们继续通过涂鸦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儿童的身心发展角度来说,涂鸦有着重要的意义。美国著名儿童美术 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认为,涂鸦最初发生的阶段开始于 18 个月大时,到三四岁 结束。涂鸦与儿童动觉的发展以及视动经验有关,它是儿童练习和发展大肌肉整 合运动以及精细动作控制的过程。 有研究证明,幼儿在 1—4 岁的绘画期被称为“涂鸦期”,该时期的涂鸦无 明确目的,即使有也会随联想而变化,有明显的表达意图,但主要以随意组成的 线条或色彩来反映自己的认识。 幼儿的涂鸦期经历着不同的阶段,各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开始涂鸦到 脱离涂鸦,这一时期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未分化的涂鸦(18—24 个月) 乱和无组织状态; 无序、无控制的运动,画面常出现混
2.有控制的涂鸦(24—30 个月) 作活动的协调性和控制感; 线形涂鸦,重复动作,建立起一些动
3. 圆形涂鸦(30—36 个月) , 圆形涂鸦, 对动作表现出更高的控制能力, 这需要更多的运动能力和更复杂的动作;
4.命名涂鸦(36—42 个月 命名涂鸦,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