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您的聆听
新冠肺炎疫情期麻醉管理
2
新冠肺炎
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
单股正链RNA病毒,巢病毒目冠状病毒科正冠状病毒亚科。
分为α、β、γ和δ四个属。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 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 SARSr-CoV和 MERSr-CoV 有明显区别。
病毒对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
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3
新冠肺炎
流行病学特点
一、传染源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
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4
新冠肺炎
病例特点: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 1-14 天,多为 3-7 天。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5
新冠肺炎
实验室检查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
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6
新冠肺炎
胸部影像学
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7
新冠肺炎
8
新冠肺炎
病原学检测
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9
新冠肺炎
临床分型:
(一)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二)普通型 
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10
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