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唐朝资料-建筑.doc

格式:doc   大小:4,89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朝资料-建筑.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5/2 文件大小:4.7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朝资料-建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唐朝资料-建筑
 904年是唐代天佑元年,农历纪年为甲子年,亦是唐朝末期社会动荡即将灭亡、国难最为深重的一年。这年遭到万世唾骂的军阀朱温命令其部将出兵,强迫驱赶唐皇室及长安士民东迁洛阳,拆毁长安皇家宫殿、百司衙署与城内民房,拆下的建筑木料被推拉至渭河浮水而下,被迁者号哭载道,老幼相随,流离漂泊,月余不绝,长安顿时坍压毁圮变为残砖烂瓦,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伟的都城从此土崩瓦解、一片废墟,成为尘埃落定后人们长期隐痛的记忆和永恒的怀念。
试想如今西安城仍号称历史名城,其实连“历史名片儿”、“历史名线儿”都不见了,至多有大雁塔和小雁塔两个“历史名点儿”以及零散的大明宫、兴庆宫、青龙寺等历史遗址保护点,?回顾一千一百年前这段惊心动魄的野蛮拆迁,祭悼无辜士民的悲惨境遇,铭记历史文化遗产被毁的国殇,对我们还是大有裨益。
建筑是无字的丰碑,是文化遗产的载体。唐代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发展到极盛期的荟萃之地,代表当时建筑最高成就的优秀精品大都集中在这里,整个城市布局严谨,街衢修直,殿堂宏大,楼阁栉比,有皇城、宫城、里坊及东西两市,即使不计大明宫,,比50平方公里的北宋开封、元大都和60平方公里的明清北京城都大,是公元6—9世纪东亚乃至世界第一大城,也是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起点和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
从城市规划而论,唐长安沿用隋大兴城的“创制”规划,一反秦汉以来“面朝后市”的布局,将宫城、皇城居中偏北,更突出周天之内群星环拱紫微垣的思想,强调宫廷不与民居区域混杂。整个城市以150米宽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严格对称划分,城内南北大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全城道路形成方格网状,将城内分割为五类面积大小不等的109个坊和2个市,平面如同围棋盘,呈现出整齐划一、秩序均衡的壮观风貌,成为城市布局演变的新起点。
从建筑环境而论,长安东西17公里、南北40公里的开阔平原以龙首原作为自然分界线,形成东南高、西北低和北部平展、南部起伏的地势,隋唐规划者利用六条冈阜高坡地形布设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皇家宫殿最高,衙署厅堂次之,重要寺观和贵官住宅又次之,它们大都占据高地,与一般下层民居有着鲜明对照,这种高低错落的立体轮廓使建筑空间布局更为庄严宽敞,使冈原地理环境犹如一条条横卧的游龙,定位居高临下,选址地设天造。
从建筑组群而论,唐长安的居住庭院和宫殿、寺观、衙署的廊院,在传统的四合院基础上进而组合发展为相当复杂的组群布局,院落重叠并纵横双向扩展,构成参差错落、变幻莫测的群体建筑。如章敬寺建造有48个院落,4130余间房;西明寺有10多个院落,4000余间房;慈恩寺有几十个院落,1899间房。这种大规模的建筑组群构成有层次、有深度又富有变化的空间,犹如一幅展开的中国手卷画,使人在一连串建筑序列中走向艺术审美高潮。
从单体建筑而论,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的大明宫含元殿,其遗址经几次考古测量推定为面阔11间,进深4间,横架结构,带有周围行廊的重檐建筑,,仅“龙尾道”就长约70米,单体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内部净跨达10米,与现存中国最大木结构建筑明长陵 恩殿和故宫太和殿面积相等。,在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