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记叙文六要素.doc

格式:doc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记叙文六要素.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记叙文六要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 、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答:A、此文记叙了( 描写了、说明了) ……的故事( 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 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 C 、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3 、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4 、划分层次? (1) 按时间划分( 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 按地点划分( 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总分总(掐头去尾)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②、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 1 、划分段落层次方法 1 )按时间推进划分(时间词语为标志) 2 )按空间变换划分(地点词语为标志) 3) 按感情的变化划分 4) 按选材角度或内容的变化划分 5) 按逻辑关系划分( 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 2 、划分段落层次技巧: 简单说就是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来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归纳段意: 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5 .记叙线索、作用及分类? 线索(明线和暗线) ———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答题套路: 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 )核心人物( 2 )核心事物(3) 核心事件( 4 )作者情感 1 )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 2 )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4) 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 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5 )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6 )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段意、层意的概括归纳大意是在分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的, 或者是同步进行的, 一般说来在分层次合并同类项的同时, 大脑也就在归纳各层的大致意思, 再进而形诸文字而已归纳层次大意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 二是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 三是选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不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遵循基本的原则:一是力求完整,不能以偏概全;二是力求简洁, 不要过多复述;三是力求明确,不能笼统含糊 6. 品味题目可以从—— A 内容上 B 主题上 C 线索 D 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示例:(1 )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 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2 )结合修辞: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7 .了解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8. 记叙顺序、作用及类型?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强调,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丰富形象,突出中心顺叙: 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如:《一面》, 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和鲁迅的见面经过, 表现了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 并突出了“一面”给我的鼓舞倒叙: 把后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