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新闻娱乐化.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闻娱乐化.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闻娱乐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新闻娱乐化班级: 12商 51 学号: 12085009 姓名:刘笑随着新闻媒体市场的的发展,新闻娱乐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受众,使得新闻媒体进一步走向市场、走向大众,越来越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但是,在新闻娱乐化发展的过程中,新闻传播呈现的泛娱乐化的不良倾向也可能损害媒介的权威,使得媒体的公信力被削弱,甚至可能错误引导社会风气。在目前,关于新闻娱乐化的定义并没有确定的、统一的定论。李良荣认为: “新闻的娱乐化是指犯罪新闻、名人的风流轶事、***纠葛。”?1 ?而另一位学者林晖则认为,“从最初的纯娱乐消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开始,最终则发展为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 向娱乐强行拉近, 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即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在这个说法里,他强调的是新闻向娱乐靠近的那么一个动态的过程,林晖认为,新闻娱乐化“一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软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另一方面,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尽力使硬新闻软化。”总的来看, 新闻娱乐化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闻节目的内容上, 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 将软性内容作为重点,并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实现政治新闻节目娱乐化、社会新闻煽情化。在新闻媒体上,软新闻尤其是娱乐新闻数量大量增加,而硬新闻的数量却大量减少。比如, 新闻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除了正面报道重要的新闻, 还将相关的花絮花费大量的版面。比如,国内媒体在报道一些贪官***案时,除了寻求***根源,探讨如何建立防范机制外,更是抓住贪官的私生活大量报道。其次,在新闻内容的取材范围上, 关注的热点从严肃新闻转向街谈巷议的软新闻, 更加注重用平民化的视角和大众化的视点去报道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将话语权和决策权更多地让给了平民百姓,体现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而且有民生新闻内容的节目都会获得较高收视率和广告效益。比如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开创大时段民生电视新闻节目先河, 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再次,节目包装上,大多采取主持人的明星化,主持人采用调侃的口吻和日常话语进行新闻的传递,注重现场感的营造,拉近受众与媒体人、新闻事件的距离。一方面,新闻栏目使用影视明星、歌舞明星、社会名人等明星型人物主持节目,成为当前一种较为普遍的电视现象,比如由李敖来主持《李敖有话说》;另一方面,栏目以节目主持人为中心进行明星化运作,对其语言风格、形象气质、主持方式等方面进行明星化包装。以凤凰卫视为例,则培养出了窦文涛、胡一虎、黄健翔等等明星主持人以及为该主持人量身定做《锵锵三人行》《一虎一席谈》《天天运动会》的品牌栏目。在西方,新闻娱乐化开始在大众化传媒以及主流传媒中传播。英国 ITV 的名牌新闻节目“十点钟新闻”1992 年改版,严肃的硬新闻数量明显下降, 1990 — 1995 年间,该节目的国际新闻从 43% 降到了 15% ,娱乐和体育新闻从 % 增加到 17% 。美国三大新闻网( ABC 、CBS 、NBC )1990 年一年花在娱乐性新闻上的时间比前两年多了一倍。?5?在平面媒体方面,美国的一项对一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