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协议分析三网际协议IP哈理工版本.docx

格式:docx   大小:3,16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协议分析三网际协议IP哈理工版本.docx

上传人:淑萍 2021/5/2 文件大小:3.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协议分析三网际协议IP哈理工版本.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协议分析三网际协议IP哈理工版本
成绩: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
实验项目:
网际协议IP(C端)
姓 名: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年 月 日
实验项目名称: 网际协议IP ( 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
2. 掌握IP校验和计算方法
3. 掌握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
4. 理解特殊IP地址的含义
5. 理解IP分片过程
二、实验内容
一、 IP报文格式
IP数据报是由IP首部加数据组成的。IP首部的最大长度不超过60字节。 IP数据报文格式如下图所示:
4位版本
4位首部长度
8位服务类型
16位总长度(字节数)
16位标识
3位标志
13位片偏移
8位生存时间
8位协议类型
16位首部检验和
32位源IP地址
32位目的IP地址
选项(如果有)
数据
二、 IP分片
链路层具有最大传输单元(MTU)这个特性,它限制了数据帧的最大长度。不同的网络类型都有一个上限值。以太网通常是1500字节。 如果IP层有数据包要传输,而数据包的长度超过了MTU,那么IP层就要对数据包进行分片操作。使每一片长度都小于MTU。 IP首部中
“16位标识”、“3位标志”和“13位片偏移”包含了分片和重组所需的信息。另外,当数据被分片后,每个片的“16位总长度” 值要改为该片的长度值。
三、 IP路由表
大部分网络层设备都存储着一张记录路由信息的表格,称为路由表。它由许多条项目组成。网络层设备收到数据报后,根据其目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确定数据报传输的最佳路径(下一跳)。然后利用网络层的协议重新封装数据报,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把数据报转发出去。 路由表的项目一般含有五个基本字段:目的地址、网络掩码、下一跳地址、接口、度量。路由表按如下顺序匹配: 直接交付->特定主机交付->特定网络交付->默认交付
四、 路由选择过程
路由选择模块从IP处理模块接收到IP分组后,使用该分组的目的IP地址同路由表中的每一个项目按特定的顺序(按照前面介绍的“路由表匹配顺序”)查找匹配项,当找到第一个匹配项后就不再继续寻找了,这样就完成了路由选择过程。
匹配路由表项的方法是将IP地址与路由表中的一个项目的“子网掩码”进行按位“与”操作,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该项目的“目的地址”,如果等于,则匹配成功,否则,匹配失败。
三、实验步骤
主机B启动静态路由服务(方法: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 按照拓扑结构图连接网络,使用拓扑验证检查连接的正确性。
练****一:编辑并发送IP数据报
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MAC层:
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
IP层:
总长度:IP层长度。
生存时间:128。
校验和:在其他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在主机B(两块网卡分别打开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