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庆节手抄报素材
中国国庆节的由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1949年9月的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朱德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
过去的耻辱
我们不会忘记南京30万同胞的血染红了长江、忘不了圆明园的火光、忘不了扣在每个中国人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忘不了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大地在呻吟,黄河在哭泣,过去清政府的腐败,让我们肥沃的中国如同一块肥肉被分得七零八落。
耻辱后的振兴
中国人民是压不倒的!东方的一条龙站了起来,东方的巨人也站了起来,沉睡的雄狮已苏醒,潜伏的巨龙已飞腾,现在我们甩下了“东亚病夫”的帽子,1992-1999年我们结束了百年恶梦,祖国文明则我们文明,祖国耻辱则我们耻辱、少年兴则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学习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报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重任!
爱国名言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