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人信用危机证券投资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人信用危机证券投资论文.doc

上传人:tswng35 2016/6/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人信用危机证券投资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人信用危机证券投资论文证券投资基金在促进资本形成、稳定金融市场、推动产业成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学习国外的成功运作经验, 积极推动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起步晚, 发展快, 所以在制度建设方面欠完善, 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们作为基金管理的舵手, 手握巨额资金, 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 于是出现了一系列基金经理人的信用危机事件,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健康发展, 稳定基金投资者信心, 妥善解决好这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一、基金经理人信用危机的具体表现随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 相应的基金制度法规落后于市场的迅猛发展。导致了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人的各种违法违规现象屡屡发生: 2006 年 10月, 前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韩方河涉嫌利益输送被有关部门“带走”, 被判处有期徒刑 18年。 2007 年5月, 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建因私建“老鼠仓”非法谋利 150 万元, 被处以没收全部非法所得、终身禁入基金管理市场。继唐建“老鼠仓”事件不久, 公众最信任的南方基金经理王黎敏, 同样是使用了直系亲属的股票账户买卖股票, 私建“老鼠仓”获利百万余元, 被证监会处以 150 万元罚款并终身市场禁入。 2008 年是老鼠年,但如果历数近期曝光的老鼠案,让公众窥出 A 股基金业的老鼠非但没有减少, 反而呈暴发性增长趋势。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人不断曝光的违法违规丑闻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造成了基金经理人的信用危机。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人的信用危机现象扰乱了证券市场的交易秩序和资源配置功能, 使证券投资基金不仅没有起到稳定证券证券市场股市大盘的作用, 反而影响了证券投资基金的有效运行和正常发展, 对市场经济造成极大的危害。二、基金经理人失信行为的博弈分析(一) 模型的建立假设条件: 1. 模型中甲为基金经理人,乙为基金投资人。 2. 局中人都是理性的追求收益最大化(假设收益 G3G4G1G2 ), 据此, 得到一个静态博弈模型, 见下表: 该模型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情形: 情形一: . 页脚. 分别选择守信和信任,此是双方都得到 G1 的收益。此情形将一直延续到一方改变初衷。此时不守信(不信任)方得到 G3-G2 的超额收益,而守信(信任)方只能得到 G2 的收益,收益差的存在将导致双方都选择不守信(不信任) ,各得 G4 的收益。情形二:甲乙一开始都选择不守信、不信任, 这时达到纳什均衡, 各得 G4 的收益。该博弈处于稳定状态, 并将持续下去。从博弈的结果来看,为了获得收益最大化,甲将选择不守信。(二)模型的扩展分析由于基金经理人不守信, 一旦被发现将受到惩罚, 因此在博弈分析时需要将惩罚的代价考虑在内, 如果将惩罚的代价高设为 F, 双矩阵模型变为下表所示: 从短期来看, 甲获得 G3- F 的收益, 但是由于甲不守信受到惩罚, 其形象受损, 导致以后阶段的的收益下降, 甚至亏损, 其收益现值即为 G3-F 。如果甲坚持守信, 那么其每一阶段的收益都是 G1 , 设贴现率为 R(0 ≦R≦1) , 其收益值为 G1+G1R+G1R2+ …… G1Rn(n →∞) , 当 G3-F ≦ G1+G1R+G1R2+ …… G1Rn ,即 G3-F ≦ G1/(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