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游走于传统与流行冯少鹏, 1968 年3 月出生,辽宁沈阳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本科,并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一刀印会成员, 大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大同大学书法专业兼职教授。其从事书法篆刻创作20 余载,主功隶书、魏碑、行草、书宗秦汉魏晋诸碑,作品气格高古,空灵超脱,内蕴丰厚,注重表现书法的本质。书法作品二十余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权威大赛大展中入选获奖,作品收入五十余部书法作品集,被海内外数十家美术馆、书画院所收藏。【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书画产业报】、【青年书画家报】等做过专题介绍。书印俱精创“语境”——冯少鹏的书法艺术冯少鹏生于一九六八年,已过不惑之年的他,越发显得睿智而踏实。字如其人,他的字稳重而不失俊逸,庄重又见活泼,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平静、内敛而不事张扬的儒生气息。也因此他的个性通过稳重朴实的书风得到较为完美的表达, 形成他所特有的书法“语境”。和冯少鹏一样的这一代,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当代书人。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和之前有些比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在他们学习书法的同时正好与国家改革开发同步,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所谓流行书风的生成。他们不单单受到通俗书风影响,而且也受到通俗文学、流行歌曲、娱乐节目、现代画风所影响。在时代艺术观或审美观波及下,对于书法形式上的个性创造极为容易,也甚至在参展和扬名书坛时也相对容易些。然而同时既受风从,千人一面的形式乖张是很难避免的,在注重形式独特的同时还要写出自己独特内涵,这却是很难得一件事。有评论者言, 作品有“古法和个性”,有“形式和内涵”。“古法”即要对传统技法的深入把握和吸取,而“个性”是彰显自己的特点却不是一味的猎奇。书法作品讲究形式感,但也应具备耐读性,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作品不但要追求“内涵筋骨”,还要有“平中见奇”的艺术功力。除此之外, 作品还得注意营造反差对比的艺术效果,用墨上,实与虚、润与燥的变化,可谓巧而愈妙,做到了“实”不板滞,“虚”不浅白,“润”不臃肿,“燥”不枯萎的协调。冯少鹏在扎根传统的基础上力求突破变化,在纷繁的流派中力求融合,利用他独特的“线性语法”形成他自成一格的书风。俊朗洒脱,百味杂糅,豪放中时见严谨的法度,清逸中时显随意与张力,点画之间似有古人的身影,又强调自己的感悟。他遍临名帖,于有法与无法之间表现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进入新世纪后,冯少鹏逐渐头角初露,其标志是他的魏碑书作在 2001 的三届正书展亮相,在首届全国魏碑书法大赛中获奖。其后,除 2002 的二届流行书风展、 2005 年的四届正书展外,还在十多次全国性的大赛大展中参展、获奖。 2011 年上海市文联发起组织了全国首届“沈尹默杯”青少年书法大赛,投稿总人数达 2103 人,评出获奖者 111 人,入展者 312 人, 他荣获此次大赛的青年组一等奖。同年, 受台湾国立新竹生活美学馆邀请,冯少鹏赴台参加由台湾国立新竹生活美学馆主办、台湾新竹金驼奖艺术基金会承办、台湾忠信文教基金会协办的“笔歌墨舞—— 2011 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展”活动。他已然开始在人声嘈杂的当代书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冯少鹏如今的书法呈现一种扎根传统,广涉博取,诸体皆能,书印俱精的状态。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其隶书以一种劲健爽朗的状态出现,笔势开张,纵横舒展, 有一种健劲活力之美,一股超脱豪放之气。他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