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如何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知乎日报.doc

格式:doc   大小:19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如何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知乎日报.doc

上传人:aena45 2021/5/7 文件大小:1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如何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知乎日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何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知乎日报
Daniel FC,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本文长。方法论在最底下,如果心急可以先拉下去看。)
20 世纪备受推崇的小说,很多都是很难让人读下去的;相较之下,马尔克斯的作品,已经是比较业界良心了。您要是不信,可以去抓本《喧哗与骚动》来看看,也可以去抓本《万有引力之虹》来读读;读完之后,您就会发现,马尔克斯老先生,是多么随和善良啊。
但我们作为一般的读者,读起《百年孤独》来,还是会觉得比较艰涩难懂。如果要想能顺畅地完成阅读,我们必须先了解清楚,为什么这篇作品会构成阅读障碍。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聊一下外国文学史吧。
小说兴起的时候,文本的驱动力,是由情节提供的。我们看《鲁滨逊漂流记》,首先,是鲁滨逊这个人进入到我们的视野;然后我们了解他做的事,知道了他的个人背景;接着,鲁滨逊遭遇灾难,我们跟随他的脚步,看他如何化解危机,解决问题;最后,陪伴他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传统的小说与戏剧有着相同的血脉,它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起因 - 冲突 - 高潮 - 回落”的结构,驱动文本前进和发展。有时,这种结构是偏于线性的,如卫斯理式的科幻;有时,这种结构则是环状的,如金庸所著的几部长篇。
有时候,这种血脉表现为另一种形式,它通过悬念,持续地提供文本以动力;并通过悬念的解开,制造出作品的高潮。比如各类的侦探小说即是如此。
这种以情节为文本主要驱动力的小说,有效地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不自觉地跟随文本的脚步进行阅读。
但以情节为驱动力的文本,面临的是一个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读者为了追逐情节,找出悬念背后的真相,会在阅读中不可止遏地发足狂奔。于是,文本中细节被忽略、被丢弃。作品中着力表现的人物形象、个体特征在读者眼中,都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当读者终于面临作品的高潮,迎来作品的结局之后,就再也提不起精神,重新细品这部作品了。
如同把佛跳墙,捧给一个饥肠辘辘的食客。果腹之后,不知真味。
而一个有野心的作者,远远不止满足于此。
比如卡夫卡,选择的是在一个无止境接近的结局前迂回,在城堡的边缘徘徊;昆德拉,则是通过复调的手法,早早地把结局呈现出来,构建文本的蒙太奇,以探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卡尔维诺,这位寒冬夜行人,则把 10 本小说都撕得只剩下开头,然后把它们拼在了一起。
他们通过种种的方式,去消解文本的情节驱动力。所以当我们进行阅读的时候,我们的阅读行为就不仅仅是一直苦苦追逐悬念和高潮;而是能动地挖掘一些潜藏得更深层次的东西,在文本中、在文本外,引发出多一点点的思考和回味。小说不再是一条单程的高速公路,它有了回廊,有了屏风,有了层次。
他们致力创造的,不再是一本阅完即弃的一次性产品;而是一本能在真正意义上能反反复复地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书籍。
如果这批作家穿越回 19 世纪,他们的作品一定乏人问津。一部缺乏情节的小说,完全不会引起一个传统的阅读者的兴趣。
但 19 世纪的作家,却训练了一批阅读能力更强的读者。这批读者,阅读能力更强的同时,口味也更刁钻。他们能够理解作家的意图,懂得在小说失却驱动力的时候,自主探寻更加丰满的世界。
20 世纪,也长出了一批对作家更加挑剔,但也更加娇纵的文艺批评家。
于是,作家们,就开始兴致勃勃地写起了那些对初读小说的入门阅读者而言平庸乏味,不知所言;但能使初窥门径的阅读者读得津津有味、阅后绕梁三尺的作品了。
马尔克斯也是其中的一员,他选择的对情节的消解的手法之一,是回环式的时空结构。
以《百年孤独》的开头为例: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如果换成英译本,有更明显的时态变化,可能会更有说服力。
Many years later as he faced the firing squad, Colonel Aureliano Buendía was to remember that distant afternoon when his father took him to discover ice.
作者的观察视点,是立足于某个不确定的“现在”的。以一种预言式的笃定的语态(多年之后、准会)描述未来的情景,而后通过未来的奥雷连诺上校的视角,对过去进行回顾(遥远的下午)。
(有没有人告诉我 was to 是个什么用法吖?)
这种回环式的视角,在保留了作品的叙事性同时,极大程度消解了作品的戏剧性和悬念。这部小说,从视角到情节,都是非线性的;叙事视角大幅度漂移穿插。所以一个传统的小说阅读者,读到这篇小说的时候,会觉得跟不上作者的视角,进而觉得乏味犯困。
除此之外,与回环式的叙事相互呼应的另一个问题则是不同角色重复出现的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