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哲学课复习课件
历史唯物主义复习
哲学课复习课件
2
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
哲学课复习课件
3
一般到个别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
人生观
哲学的一般知识
第一单元
二、三单元
第四、五课
第六课
第七至十课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
第四单元
第十二课
哲学课复习课件
4
考
点
预
览
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考点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
考点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考点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考点5: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考点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考点7: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重点
把握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哲学课复习课件
5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包括风俗习惯、社会心理、政治法律思想、科学、艺术、道德、宗教、哲学、以及风俗习惯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哲学课复习课件
6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时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注重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哲学课复习课件
7
1、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考点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物质资料
生产方式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劳动者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
产品如何分配
三要素
三方面内容
哲学课复习课件
8
考点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态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哲学课复习课件
9
考点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个基本规律。
哲学课复习课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