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夺魂索》影片分析国际演艺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肖翔学号: 20150910258 影片介绍布兰登(约翰?达尔 John Dall 饰)和菲利普(法利?格兰杰 Farley Granger 饰)都是哈佛的高才生,一天,都是同性恋的两人合谋杀害了同学戴维,并藏尸于一个大箱子中。或许是出于炫耀,他们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那就是用装着戴维尸体的箱子当餐桌,邀请了戴维的父母、未婚妻、同学和罗伯特教授(詹姆斯?斯图尔特 James Stewart 饰) 来赴宴。他们谎称戴维外出了,和客人们在戴维的“棺材”上进行着宴会。胆小的菲利普从宴会开始就开始坐立不安, 但是布兰登却不慌不忙,在客人中滔滔不绝。然而,聪明的罗伯特教授从布兰登的谈话中渐渐察觉出事有蹊跷……影片相关制片地区:美国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类型:惊悚 / 剧情 / 犯罪主演:詹姆斯·斯图尔特,法利·格兰杰,约翰·道尔出品时间: 1948 年8月23 加拿大出品公司:华纳兄弟影业这是希区柯克导演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Alfred Hitchcock ,1899 年8月13 日- 1980 年4月29日), 1956 年加入美国国籍,并保留了英国国籍。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尤其擅长拍摄惊悚悬疑片,电影悬念大师流派:德国表现主义代表作:《蝴蝶梦》《夺魂索》《后窗》《惊魂记》灵感来源: 希区柯克电影的一个特点是喜欢使用交通工具,这同他幼时经常跟作生意的父亲去拜会船长们,从而养成对地理和旅行的兴趣是分不开的。希区柯克家附近有一座法院,他常常去那里旁听谋杀案的审理,形形色色的谋杀故事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生动而丰富的素材。关于希区柯克 1925 年,完整的执导了自己第一部电影《欢乐园》。 1926 年,执导影片《房客》,该片被他当做自己第一部影片。 1933 年,执导影片《维也纳的华尔兹》。与迈克尔·巴尔孔再次合作,受聘于英国高蒙影业公司。 1935 年,执导影片《三十九级台阶》和《间谍末日》。 1939 年,执导影片《蝴蝶梦》,该片是他赴美后拍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希区柯克的成名代表作。 1948 年,希区柯克自己独立制作的形片《绳索》问世,该片也是他的第一部彩色电影。 1954 年,凭借电影《后窗》获第 27届最佳编剧、最佳导演等提名。 1955 年,执导影片《知情太多的人》,这是希区柯克唯一的一部重拍片。 1959 年,执导影片《西北偏北》。 1960 年,指导电影《惊魂记》,该片获第 33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1968 年4月,希区柯克获得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欧文·撒尔伯格纪念奖”。 1971 年,希区柯克荣获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1979 年3月,希区柯克被美国电影艺术学院授予终身成就奖。 1980 年1月1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希区柯克爵士封号。电影题材背景在现实生活中,编剧亚瑟·劳伦斯、演出布兰登·萧的约翰·道尔是同性恋者,演出菲利普·摩根的法利·葛伦格是同性恋偏向的双性恋者,还曾经与亚瑟·劳伦斯交往过。剧中菲利普·摩根弹奏的钢琴曲,是同性恋作曲家弗朗西斯·普朗克的作品。双性恋演员卡莱·葛伦、同性恋演员蒙哥马利·克利夫特曾分别被考虑路伯特·卡提尔、布兰登·萧的角色,但他们视此举为“出柜”所以谢拒。先前曾与希区考克合作两次的加里·格兰特既不愿主演本片, 因此开始了希区考克与詹姆斯·史都华的首次合作。詹姆斯·史都华与加里·格兰特都分别与希区考克推出 4部作品,分别是史都华的《夺魂索》、《后窗》、《擒凶记》、《迷魂记》;与葛伦的《深闺疑云》、《美人计》、《捉贼记》、《北西北》。同性恋(续) 思想背景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的约翰·洛克主张人生而理性,惟必须经年龄、经验和教育使其成熟。在洛克的观念中, “自由是自保前提”,法律则是自由前提,在法律范围内才有自由,无法律即无自由,洛克有言: “理解法律始被视为自由人”。晚近的以赛亚·伯林进一步以“积极自由”的观念阐释,积极自由是指作自己主人的能力,理性对欲望的控制能力愈高则愈自由,愈受欲望控制表示愈受外在条件支配,愈无法作自己主人。思想背景(续) 罪与罚杜思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一书在影片中被提及。《罪与罚》的男主角拉斯柯尼科夫具有双重对立的人格,一方面是有正义感、乐于助人的大学法律系学生,一方面他创造了一种理论:人可以分为两类,即“不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人”。前者能“建构世界”,由于建设前必须破坏,因此不平凡的人犯罪是合理的(他举拿破仑·波拿巴为例);而后者是平庸的芸芸众生,不过是“繁殖同类的材料”和前者的工具。这种论点影响弗里德里希·尼采至深。然而拉斯柯尼科夫于犯罪后,尽管不断的为自己寻找合理的借口,终究受不了良心对他的控诉和惩罚。最后他受到女友苏妮亚精神的感召,因赎罪而受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