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文档名称:

FBI教你10秒钟读懂面部微表情.pdf

格式:pdf   大小:1,436KB   页数:6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FBI教你10秒钟读懂面部微表情.pdf

上传人:新起点 2021/5/9 文件大小:1.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FBI教你10秒钟读懂面部微表情.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言
每当我们看到一张陌生的面孔,我们会下意识地作出一些基本的判断:这个人的脸形是圆是长?眼睛
是大是小?嘴唇是厚是薄?妆容是否整洁?笑容是否亲切?目的是想从表情来判断这个人的基本性格,以
确定是否对其有好感。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表情并不完全是真的,这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基础判断。
因此,对微表情的判断就变得极为重要。微表情最短的持续时间是1/25秒,最长也不超过1/4秒,因为时间
短暂,所以极容易被忽视。但如此短暂的表情,却出卖了许多被刻意掩饰的真实情绪。
通过对微表情的研究,我们会知道笑并不完全代表高兴,还可能是讽刺、是无奈、是蔑视;哭不完全
代表伤心,还可能是恐惧、是高兴;皱眉不完全是愤怒,还可能是在思考、在犯愁;撇嘴不完全是不屑,
还可能是悲伤、是憋笑……
学****和研究微表情,有助于我们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在人际关系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困难和阻力。
但不得不提的是,微表情的研究不是通过一本书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观察。而且,微表
情的用途不是恶作剧、卖弄才能和伤害他人。因此,请在了解微表情前先准备一个善良的念头。
第一章 1/25秒的闪烁——微表情
跟自己的表情说“你好”
试着这样做,对着一张可以看到整张脸的镜子,微笑、皱眉、撇嘴。你会发现当这些面部表情逐一出
现的时候,并没有出现相应的情绪。也就是说,你微笑的时候并不代表你高兴,你皱眉的时候并不意味着
你在生气或发愁,你撇嘴的时候并没有出现排斥或不屑的情愫。你完全可以控制面部肌肉的运动。
可如果你就此得出情绪和表情没有必然联系的结论,那就大错特错。
你可以肯定地说,有表情的时候不见得出现了相应的情绪。但是有真情绪的时候,你必须承认会有表
情的出现。但为什么有些人脸上是一套,心里又是一套,别人却察觉不出来?那是因为大多数人分辨不出
表情的真假。
在一系列社交准则的迫使下,人人都会戴着一张面具生活。比如见到不喜欢的人,却又迫于各种压力
不能得罪对方,那么心里再厌恶,也会微笑。比如明明很愤怒,却不能在公开场合发泄,只能装作冷静。
除了社交准则的压力之外,有些人戴着面具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谎言。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面部表情都只传
达了两个信息,一是想让别人知道的,另一个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的。
那么什么是真表情?什么是假表情?
简单来说,真表情是人的无意识反应,比如听到好消息时的喜上眉梢,是不受控制和没有经过大脑思
考的,这是真表情。相反,假表情是刻意伪装的表情,是有意识反应,比如孩子渴望得到某个玩具而对父
母露出的笑容。
不管是真表情还是假表情,基础情绪都是一致的,有快乐、愤怒、悲伤、厌恶、惊讶、恐惧、轻蔑
等。在很多时候,这些情绪不是单一出现的,比如愤怒和厌恶同时出现,惊讶和恐惧同时出现。这就造成
面部表情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不仅如此,情绪程度的递进或递减也会导致面部表情的不同。比如从快乐到
悲伤,比如从不耐烦到暴跳如雷。
假表情和真表情最大的不同,就是情绪和表情的不一致。比如你在很快乐的时候听到好友的诉苦,就
必然要换上与朋友情绪相符的遗憾表情。其实有意识控制自己表情的能力,不是长大后才学会的。在我们
还是幼儿的时候,就会经常听到父母这样的教诲:“别人跟你打招呼时,你要微笑回应,这是礼貌”、
“别人送你东西的时候,要表现出开心”、“别总板着一张脸,这让人不舒服”。久而久之,学****控制表
情和掩饰真实情绪就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惯和处世准则,这被称为表现准则(display rule)。
抛开表现准则给表情带来的复杂性,单是表情本身就有数千个种类,有的表情甚至没有相应的词语可
描述。再加上表情程度的不同,同时出现数量的不同,或者时间和持续时间的不同,都让人类在辨别表情
真假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但这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实践经验,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总结出一套“最
具诱惑的面部线索”,也就是微表情。通过微表情,人们可以更加细腻地读出表情的真实性。这项分析技
术于20世纪90年代初,被FBI采用,并一直沿用至今。
微表情:最具诱惑的面部线索
微表情(micro-expression)存在的时间只有1/25秒,它破坏了原本情绪应有的完整性,在短时间内
换以另外一种表情。因为持续时间太短,所以很难用肉眼捕捉发现,不过它却是面部表情最容易露出马脚
的线索。要对微表情的发现追根溯源,就不得不提到保罗·艾克曼的实验。
在20世纪80年代末,保罗对一位精神疾病的女患者进行跟踪研究。女患者在住院后不久向医生提出出
院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