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大安法师净土资粮信愿行讲记
上编净土资粮
大安法师讲于2005年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净土资粮:信门
第一讲
南无阿弥陀佛!尊敬的李木源林长!尊敬的各位大德法师!尊敬的各位居士同修!今天能在新加坡居士林与大家共同讨论净土宗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本人表示无限的欢喜!同时本人也很惭愧!自己在净土宗的理论和修持方面,水平都很浅陋!讲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在座的各位大德批评指正。
我们今天这次净宗讲座的题目为《净土资粮--信愿行》。这个净土就是指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由48大愿称性流现出来的至极庄严的刹土。资粮,资是川资,我们讲的盘缠。这是站在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角度,就好象一个人出远门要到达一个远方的目的地,需要带上盘缠,带上干粮,才不至于中途遭遇饥寒困苦,而顺利地到达。用这个比喻表明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也应有足够的资粮,即往生的条件。历代祖师大德从净土诸多的经论当中概述往生净土的条件资粮就是:信、愿、持名。这三者具有辨证有机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常常把它比喻为鼎之三足,要把这个鼎立起来,下面有三个足。这三个足是缺一不可的,
这三者首先是信心,净宗信心有事相上的信心,相信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阿弥陀佛的存在。有理上的信心,相信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在吾人介尔一念之内,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诸佛如来,讲经说法,皆由理和事两方面来完备的。念佛法门的信心,也是事相和理体具足的,下面将会分别加以诠释。相信之后就要发愿,西方极乐世界是这样的庄严美好,是我们本有的故乡啊!我们这些浪子该是回家的时候了,要欣慕极乐世界。由西方极乐世界这至极真、善、美、慧的刹土,反观吾人所处的娑婆世界是这样的秽恶、苦难、火宅,不容一刻的停留啊!所以生起厌离之心。这就是愿,厌离娑婆世界、欣求极乐世界。这都要从真诚心里面流现出来,叫做深信切愿,由这样的心理背景,来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信和愿属于般若智慧的范畴。行门,就是持名实践的行为。般若智慧的信愿,要靠实际的行持来体现。这就是说,由信起愿,由愿导行,来引导念佛行持,再有这个行持来落实体现信和愿。所以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且在信愿行三资粮里面,尤其重要的是信和愿。这是由于念佛法门的特点决定的。念佛法门是全凭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令我们横超三界啊!到达佛的刹土,一真法界。这就是以佛的果地觉作我们众生因地之心。解决生死问题不是靠我们自己修行的力量,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所以它不是从行门下手,而是从果地感应下手。念佛法门的一个特点就是感应道交,这个感是从我们凡夫众生的层面上来说,深信切愿持名,这是我们能感之机。阿弥陀佛慈悲的四十八大愿就是所应之法。我们众生的至诚能感和阿弥陀佛已经成就大愿的救度力量沟通。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