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
唐晓勇
授课班级
四·5
时间
2001/6/18
课节名称
《圆明园的毁灭》
一、教材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第九册课文。文章以其
简洁优美的语言、丰富深刻的内容,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过
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反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由于
文章所述的内容已不复存在,所以表达的思想具有凝重的历史感,今天的学生
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生特征分析
1、    学生是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四年级“四结合”实验班的学生。
2、    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的很好,每位同学都能运用网络查寻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并能制作较精美的电子作品。
3、    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尤其对借助网络学习的能力较强。
4、    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匮乏,对圆明园的历史、园林艺术以及英法联军的侵略了解不够。
三、教学内容和学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的确定
编号
知识点
学
理解
应用
分析综合
知识
①  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通过对比理解课文内容。
②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③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
√
 
√
情感
    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
√
 
能力
①  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辉煌和毁灭)。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②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
√
√
2、学的具体描述
知识点
学
描述词语
行为动词
知识
理解
圆明园的过去、现在的状况,火烧圆明园是怎样的情形。
浏览、制作、讨论
能力
理解
利用网络增强理解、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浏览、写作
情感
理解
“毋忘国耻 振新中华”
朗读、浏览
3、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视野,了解圆明园的过去辉煌和现在的惨状。
解决措施:讨论、朗读、网络浏览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网络考查制作电子作品,汇报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
解决措施:自主协作学习、网络浏览、讨论交流
四、教学策略
   指导思想:  
       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
   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便于教师掌握和应用。
五、媒体的选择应用
知识点
学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使用时间
媒体在教学中
媒体使用方式
的作用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