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最明媚的一处风景.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明媚的一处风景.doc

上传人:1314042**** 2021/5/12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明媚的一处风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1年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成果认定申请书
成果编号: 学科:语文
成果名称
《最明媚的一处风景》
成果形式
论文
第一作者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刘善霞

32
教师
中学一级
天津市咸水沽第二中学
**********
会员编号
合作者
公开时间、方式
2010年3月
2010年天津市基础教育“教育创新”论文三等奖
申请人
郑重声明
此项成果确系申请人所有,因此引发的争议及后果由申请
人承担。 申请人签章:
申请人
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区县教育学会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认定结果
认定等级
需要说明的情况
市级认定
建议区级
不予认定
诚信违规
填表声明
本表请用A4纸自行复制,表内所填内容文字字体请使用楷体GB2312;
成果形式:论文、专著、实验报告、调研报告、教材、讲义、计算机教育教学软件、教具、科普读物等;
两人以上合作的成果不得以个人名义申报,合作者署名不得超过三人,并须注明作者顺序,多人合作的专著、教材等,可以将本人撰写的章节作为个人成果申报;
公开时间、方式:在××刊物××年第×期发表;××年在××评奖活动中获×等奖;××年在××学术会议上交流。
最明媚的一处风景
—— 浅谈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
           ——题记(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具体指出了高中语文课程审美能力培养的核心所在。
在语文教学中,优美的古典诗词教育无疑是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片沃土,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不但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我们民族文化的璀璨和光芒,而且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而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有感于此,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理所当然开辟出一片美的天地,在这片天地中,诗歌鉴赏应该是其中最明媚的一处风景。
一、诗歌审美教学之反思篇
古典诗词与现当代诗歌作为饱含人文素养、积淀传统文化和浓缩审美情趣的阅读文本,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加上近年来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考题不菲的分值,客观上也推进了诗歌教学。但是,总观和反思当前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内容分析轻诗歌诵读。面对经典的古典诗词和优秀的现代
诗歌,课堂上很少听到琅琅书声,很少感受声情并茂的氛围,教师多怕把时间给学生用来反复吟诵,用心体会,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占据主动地大段大段地分析讲解诗歌的意象选用、意境塑造、主题表达、语言技巧等,这种用所谓的“启发”直接代替学生的理解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丧失了阅读教学的本质。
(二)重知识传授轻语感培养。教师热衷于对诗歌中所运用的比喻、拟人、通感、象征等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大作讲授,而忽视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