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2,181KB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临近再说 2021/5/13 文件大小:2.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2011211118
姓 名 朱博文
学 号 2011210511
报告日期

基础实验:
第一次实验
实验二 时域仿真精度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时域取样对仿真精度的影响
2. 学会提高仿真精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般来说,任意信号s(t)是定义在时间区间上的连续函数,但所有计算机的CPU 都只能按指令周期离散运行,同时计算机也不能处理这样一个时间段。为此将把s(t)截短,按时间间隔均匀取样,仿真时用这个样值集合来表示信号 s(t)。△t反映了仿真系统对信号波形的分辨率,△t越小则仿真的精确度越高。据通信原理所学,信号被取样以后,对应的频谱是频率的周期函数,才能保证不发生频域混叠失真,这是奈奎斯特抽样定理。设为仿真系统的系统带宽。如果在仿真程序中设定的采样间隔是,那么不能用此仿真程序来研究带宽大于的信号或系统。换句话说,就是当系统带宽一定的情况下,信号的采样频率最小不得小于2*f,如此便可以保证信号的不失真,在此基础上时域采样频率越高,其时域波形对原信号的还原度也越高,信号波形越平滑。也就是说,要保证信号的通信成功,必须要满足奈奎斯特抽样定理,如果需要观察时域波形的某些特性,那么采样点数越多,可得到越真实的时域信号。
三、实验内容
1、方案思路:
通过改变取点频率观察示波器显示信号的变化
程序及其注释说明:

仿真波形及频谱图:
Period=
Period=
4、实验结果分析:
以上两图区别在于示波器取点频率不同,第二幅图取点频率低于第一幅图,导致示波器在画图时第二幅图不如第一幅图平滑。
四、思考题
两幅图中第一幅图比第二幅图更加平滑,因为第一幅图中取样点数更多
,因为取点处函数值均为0
实验三 频域仿真精度分析
一、实验目的
Ø 理解 DFT 的数学定义及物理含义;学会应用 FFT 模块进行频谱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频域仿真基本原理以及方法的学****掌握。
二、实验原理
在通信系统仿真中,经常要用有限长序列来模拟实际的连续信号,用有限长序列的 DFT
来近似实际信号的频谱。DFT 只适用于有限长序列,在进行信号的频谱分析时,它的处理
结果会含有一定的偏差。下面分析一下 DFT 对信号频谱分析的影响。
注意处理好时域混叠和频域混叠;注意频谱泄露。
三、实验内容
1、方案思路
1、将正弦波发生器 (sinusoid generator)、触发时钟(CLOCK_c)和频谱示波器模块按图
所示连接。

参数设置见讲义。
2、设计模板
三、实验结果
1、输入缓冲区大小为4096,窗口类型:1
2、输入缓冲区大小为40960 窗口类型:1
3、输入缓冲区大小为40960,窗口类型:3
实验结论:
窗函数的类型和宽度是影响插值FFT算法分析精度的主要原因.这里的宽度体现为FFT size,也就是讲义中所说的size of input buffer。
具体为:
当窗口类型一致的情况下,FFT size 越大,得到的频谱的谐波分量越多,频谱主瓣变得很尖锐;而FFT size一致的时候,窗口类型对频谱的影响不太大,主瓣宽度基本一致,
幅度基本一样,谐波分量也基本一样。但是,这些都有不同程度的频谱泄露现象,只是加窗不同,对泄露的处理结果也就不同。也就是说,FFT size是主要影响因素。
思考题:
1、取样点数增加,窗口宽度变长,导致更多的谐波分量进入频谱中。
2、频谱的主瓣宽度增加,高频谐波分量减少。因为采用了不同的窗函数,不同的窗函数对信号的滤波特性是不一致的。
3. 将 FFT 模块中的参数 Type of window 改成 2 和 4,观察仿真结果的变化,解释其原因。
答:频谱变得越来越平滑,主要是因为滤去了更多的谐波分量。
2号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