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密度,进一步强化用天平测量质量的技能。
(2)学会用量筒测量常见液体的体积和小固体的体积。
(3)学会综合不同技能,间接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交流,学习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体积的方法。
(2)经历测量过程,学习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
(3)参与探究活动,尝试拟订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的简单探究计划和方案。
(4)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与他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交流过程,增进同学间的情感和互信,体会合作、交流的意义。
(2)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并乐于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小固体的体积。
(2)学会用量筒和天平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二)教学难点:
(1)量筒的正确读数。
(2)为减小测量液体密度的误差进行实验步骤的合理设计。
三、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电脑及电子投影设备,100ml量筒,200g托盘天平,饱和食盐水(不告知学生),橡皮,50ml小烧杯,约50cm细线绳等。
四、教学方法
阅读自学,观察讨论,实验探究,分析启发等。
五、教学课时
2课时完成。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观察思考】
1).老师拿出半烧杯无色的液体(饱和食盐水),问:烧杯里盛的是什么液体吗?(引起学生的思考)。
2).老师再示出一枚银白色的戒指(白银的),问:它是白银做的吗?(任学生思考)
3).以上两个问题有没有共同之处呢?可以用什么实验方法来解决?(允许学生小议片刻回答)
【提出课题】
在有学生答出可以通过测量密度的实验方法来鉴定时,老师指出:生活、生产中常需要知道物质的密度,那么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吗?
多媒体课件给出课题: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探求新学
1、测量密度的方法依据(实验原理)
【问题引导】
1).烧杯里液体的质量和戒指的质量,用什么工具可以测出?(学生:天平。)
2).如果已知它们的体积,密度能不能得知?怎么办?(学生:能,用密度公式计算。)
【教师小结】
测量密度的原理:ρ= m/V
【问题引导】
要用密度公式ρ= m/V作依据来测量密度,你还需要学习什么?
2、量筒的使用
【阅读自学】
阅读课本117页“量筒的使用”,弄清以下问题(课件示出问题):
1).-1中所示的量筒,它的示数单位是什么?它与立方厘米的关系是什么?
2).-1中所示的量筒,它的量程是多少?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3).-1中,读量筒示数的视线,正确的是哪个图?错读的两种情况会造成什么结果?
4).想一想,能否用量筒测量那枚戒指的体积?说说看。
【自学反馈】
学生回答上面的4个问题,明确量筒的使用方法。
【教师引导】
知道了如何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下面我们就来分别探究学习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的方法。
2、测量液体的密度
【小组讨论】
请设计出测量所给液体密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