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无障碍设计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828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障碍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Alone-丁丁 2021/5/15 文件大小:2.7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障碍设计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障碍设计论文
无障碍设计论文

关键词:人性化 无障碍设计 障碍设计
摘 要:无障碍设计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设计的理想目标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barrier),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 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
  经十多年努力,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在起步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它社会人员生活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城市与国际形象。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建设无障碍设施,是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其它社会成员提供方便的重要措施,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它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文明工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抓出成效。
   现代化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
  论文摘要:人到老年,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听觉、视觉等感官功能衰退。这种机能的衰退会经常导致有障碍的日常生活。而且部分老年人会遭遇种种疾病,导致需要借助行器、助听器等器材去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而现在许多场所环境都是按“正常人”的人体尺度和行为去作为设计标准,但却忽视了对老年人造成了不畅通的生活环境。只要我们在规划设计初期能认真地考虑并重视,无需花费很多的精力和财力,就能够消除给老年人带来的不便及障碍。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共设施需要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去适应各种类型人群,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
  “21世纪前30年中,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是空前的,也将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著名老年产业研究专家陆杰华预计。
  统计资料显示,1982年,%,与1953年相比变化不大。2000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行列。截至2008年底,,占总人口的12%。再过两年,随着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全部进入退休年龄,二战后的“大婴儿潮”转变为“大退休潮”。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据此预计,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进一步快速增长,中国人口老龄化即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到2014年将突破2亿人,2026年超过3亿人,2041年将达到4亿人。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注意公共设施适应老龄化这一问题,并取得了很大进展。70年代以来,日本吸取了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为老年人探索并提供便利的物质环境条件,提高这部分人的自立程度,使得他们的生活圈子大为扩展。
  
  ,使老年人得到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
  人到老年,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听觉、视觉等感官功能衰退。这种机能的衰退会经常导致有障碍的日常生活。而且部分老年人会遭遇种种疾病,导致需要借助行器、助听器等器材去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而现在许多场所环境都是按“正常人”的人体尺度和行为去作为设计标准,但却忽视了对老年人造成了不畅通的生活环境。
  “功能限制”会导致有障碍的日常生活
  老年人在生理上,体力弱、感官衰退、反应迟钝;在心理上,重人情、重世情、重乡情;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人交往,要求独立自主。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空间环境的特
殊要求。主要表现在道路通行及使用公用设施的系列环节上。
  
  无障碍设计是整个设计体系中的一部分,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复杂。因此,只要规划设计人员加强无障碍意识,在规划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