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全喂入式花生摘果机摘果滚筒改进设计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喂入式花生摘果机摘果滚筒改进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taoapp 2021/5/15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喂入式花生摘果机摘果滚筒改进设计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喂入式花生摘果机摘果滚筒改进设计方案
灭茬深松旋耕起垄机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新技术不断发展更新,促使花生产业向为良种化、机械化和区域化发展,花生生产机械化已成为农民的迫切需求。花生摘果机械是花生分段收获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花生摘果机械工作原理,提高摘果机械作业质量和效率,对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摘果滚筒的改进设计
    螺旋滚筒弓齿式摘果装置是摘果机最主要的工作部件,其结构直接影响摘果机的工作效率与摘净率和破损率。
    机具采用双头螺旋结构(见图1),弓齿分布在呈1800的两条弓齿杆上,交错排列。相同转速和喂入量下,摘果滚筒轴向上的弓齿数量越多,对花生秧蔓的打击次数越多,花生荚果的摘净率越大,但其破损率随之增加。将双头螺旋弓齿结构改为三头螺旋结构(见图2),使弓齿分布在1200的3条弓齿杆上,增加摘果滚筒轴向单位长度内所含弓齿数量。
双头螺旋弓齿结构中的两条弓齿杆为直线结构,安装固定在摘果滚筒上,两头的弓齿距离凹板筛较近,中间的弓齿距离凹板筛较远。这使得花生秧蔓在摘果滚筒内运动过程中,中间运动行程的摘果效率低,摘净率下降。将弓齿杆改为螺旋式后,具有以下优点:弓齿与凹板筛距离相对变化减小,花生秧蔓在滚筒内的有效行程增加,摘净率提高。缺点是:加工相对困难,结构相对复杂,容易造成花生秧蔓在摘果滚筒内缠绕。
    在双头螺旋弓齿结构中,弓齿杆与滚筒轴车成50角。现将三头螺旋结构中的弓齿杆与滚筒轴角度改为100。弓齿杆与滚筒轴之间的角度决定花生秧蔓在摘果滚筒内的推进速度,即行程时间。角度越大,推进速度越快,行程时间越短。由于单位长度所含弓齿数量增加,所以可以适当增加弓齿杆与滚筒轴之间的角度,以减少摘果滚筒对花生秧蔓打击次数,从而降低花生荚果破损率。
    增加弓齿的圆角半径后,可以增加弓齿打击面积.从而有效增加摘果滚筒对花生荚果果柄的打击次数,进而提高摘净率。
    三头螺旋弓齿摘果滚筒结构参数见表。2摘果滚筒优化建议
    在机具试验过程中,不论是双头还是三头螺旋滚筒都发生了秧蔓缠绕现象(见图3)。花生秧蔓缠绕主要集中在滚筒轴两端及紧贴在轴承座一端。秧蔓缠绕使花生滚筒转动摩擦力大增,机具运行不畅,摘果效率降低。
    在摘果滚筒内部,花生秧蔓经弓齿与凹板筛击打后,大部分花生荚果掉落。同时,花生秧蔓在弓齿与弓齿杆的螺旋推动下,向出料口运动。在这段工作过程中,少部分花生秧蔓刚一进入摘果滚筒轴,就缠绕在摘果滚筒轴的入口端。随着机具的运行,缠绕的花生秧蔓越来越多,最终阻碍机具运行。大部分花生秧蔓被推向出料口,在出料口叉尺的作用下,抛离机具。其中,一部分花生秧蔓缠绕在摘果滚筒轴的出口端,且随着机具的运行越缠越多。
    造成花生秧蔓缠绕的根本原因是,花生秧蔓含水率高,摘果弓齿不能将花生秧蔓打碎。然而,根据农村实际需要,农户需要用摘果后的花生秧蔓喂养牲畜,因此花生秧蔓不能经过长期晾晒。为解决上述问题,经过分析讨论,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在摘果滚筒喂入端加导流挡板,引导花生秧蔓进入摘果滚筒;在滚筒轴两端加装锥形轴套(小端向内).使花生秧蔓缠绕锥形轴套上:在并在箱体内侧安装切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