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科普活动总结归纳.docx

格式:docx   大小:17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科普活动总结归纳.docx

上传人:永旭 2021/5/16 文件大小:1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科普活动总结归纳.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科普活动总结归纳
柏堰科技园中心学校科普工作总结
一、明确了在小学中开展科普教育应培养学生较全面的科学素质。
1、学校重视培养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小学生科学素质的最重要的一条是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任何事物。试想“法轮功”与“李洪志”的出现是建立在许多人缺乏这一条最根本的科学素质的基础上的。我校科技活动的开展就以培养学生对科学较浓厚的兴趣和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目光看待问题为最基本的目标,然后让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技能力,最终达到尝试运用科学知识改造事物的目的。本学期开学初学校结合科普宣传周活动进行了一次师生和家长的科学素质调查,通过调查活动既了解了情况,又通过反馈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的科普意识。
2、科普教育着力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生创造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超群表现和学生超越自我的实现。科技活动以它特有的优势提供了许多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创造力的机会。在认识到“创造教育”的重要性之后,学校加强了“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和实践。①利用多种时机播放启发创造的录像,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学校购买了许多这方面的录像资料有《智慧85分钟》、《小发明家的故事》等。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在开展全校学生参与的“白色污染调查”活动中,学生需要填写一张调查表,在调查表的下面还让学生说说“如何处理的白色污染”的建议:学生则能各抒己见尽情发挥。③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小发明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当然在此其间要支教会学生一些小发明的技法,如主体附加法,缺点列举法,功能聚集法等,最后鼓励帮助或指导动手实践制作完成“小发明”。今年学校的邵俊同学的小发明“防塞插销”荣获了江苏省创造发明一等奖。
3、科普教育中也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和良好个性。
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信念和世界观等。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不可轻视的。首先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各种能力的同时,教师充分保护了学生的那份兴趣和热情,同时也磨炼学生意志逐步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在科技活动中,由于内容广泛,活动形式多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中还能创设出课堂教学中无法达到的氛围,学生能够表现出激情,实现自我;学生还会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尝试全身心地投入,甚至为了解决问题改变学习的态度;学生也会在科技活动中悟出科学态度看问题的好处,而引起自身理念上的更新。科技活动还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在开展各种科技活动中的过程中,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个性的学生。由于科技活动强调趣味性,又是建立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的,因此许多科技爱好者有了
“用武”之地,象方飞,本来就是一个“三好生”但他更重视自己的兴趣的发展,他参与过省航模比赛,得过二等奖,也参与了生物环境小组,在“郁金香的栽培实验”和“白色污染-----家用塑料袋调查”中充当了主角。他的活动影响了许多同学,学校中高年级的学生都知道他的名字。象这样的典型学生还有许多。所以学校在育人方法上走出了一条“重视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之路。
二、确定了科技活动的基本内容和一般形式。
1、学校明确科技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学校科普工作总结
对于各阶段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