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设备的点检管理.doc

格式:doc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设备的点检管理.doc

上传人:rovend 2016/6/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设备的点检管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设备点检管理体系一、设备点检的概念 1. 点检的定义设备点检是在全员维修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五定”的方法对设备实施全面的管理。设备点检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是利用人的感官或仪表、工具,按照“五定”的方法对设备进行检查,找出设备的异状,发现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的一种管理方法。设备点检工作的“五定”内容是:定点,设定检查的部位、项目和内容;定法,确定点检检查方法;定标,制订维修标准;定期,设定检查的周期;定人,确定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 2. 点检的目的实行点检管理就是要防故障于未然,即通过对设备的检查和诊断,尽早发现不良的部位, 判断并排除不良的因素,进而确定故障修理的范围和内容,并且编制出精确、合理的备品配件供应计划和设备维修计划,从而保持设备性能的高度稳定,提高设备效率。 3. 点检管理的实质按预先设定的部位、项目和内容,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定,掌握设备劣化的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而提出防范措施并及时加以处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延长零部件寿命,达到以最经济的维修费用来完成设备维修的目的。 4. 点检管理的特点(1) 体现了设备管理思想的更新。点检管理摆脱了传统管理的被动性,增强了管理意识,也改变了传统、僵化的管理思想,如从以修为主的思想转为以防为主,从只管设备使用维修阶段转为设备一生管理,从只抓设备技术管理转为既抓技术管理又抓经济管理,从以时间为基础的维修转为以技术状态为主的维修等。(2) 实行全员管理。这是点检工作的基础,是点检制的基本特征。(3) 专职点检人员按区域分工进行管理。这是点检活动的实体,是点检制的核心。(4) 管理职能的重心下移,点检员是管理者。这是点检制的精髓,真正体现了点检员的核心地位。(5) 按照严密的规程标准体系进行管理。点检是一套科学的管理工程,不再是经验型管理或长官意志的盲目指挥,而是由完整的规程标准体系将其沿着科学的轨道推进,这是点检活动的科学依据。(6) 把传统的静态管理推进到动态管理。点检定修制减少了传统的大、中、小修的盲目性, 把问题解决在最佳时期的动态修理中,实现了维修最佳化目标。二、设备点检管理体系管理学认为,一项管理活动要想顺利开展,必须要有制度约束和处理机制。企业的经营决策要通过其组织机构来实现,为了实现企业经营总目标,必须设立与之相适应的点检组织体系与管理系统。设备点检组织的目标是确保所管辖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因此应建立适合以点检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并明确管理业务分工,实施规范化的点检作业。点检定修制是一套制度化比较完善的、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设备按照“五定”的方法进行预防性检查,取得设备状态信息,制订有效的维修策略,把维修工作做在设备发生事故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其组织保证体系是,建立以作业长制为中心、以 TPM 为重点、以自主管理为基础、以工序服从为原则,按照 PDCA 循环方式推进企业全面发展的基层管理组织保证体系。作业长制是一种现代化的基层管理方式,作业长不同于传统管理体制中的工段长,作业长是基层的指挥者、管理者和经营者,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着支柱作用。建立以作业长制为中心、点检定修制为重点的现场管理体制,在生产第一线打破传统的直线管理方式,使其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作业长和点检员在基层管理中的作用, 生产方作业长和设备方点检作业长按照工序服从原则开展工作,确保设备点检和定修工作顺利开展。完善的设备点检管理体系,要实现对设备的一生管理,抓住二项结合,实行三级点检, 建立四大标准,构筑五层防护线,降低六大损失,加强七项重点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1. 对设备进行一生管理依据设备综合管理的理论,实行从设备的规划工作起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的管理称设备一生管理。设备点检管理体系应该能实现对设备一生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 把各个环节有机地组织协调起来。 2. 设备技术管理与设备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本质上是对设备运动过程的管理,设备存在着物质形态与价值形态两种运动。针对这两种形态运动而进行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是设备管理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更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技术管理的目的在于保持设备技术状况完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获得最好的设备输出效果( 产量、质量、成本、交货期、环境等) ;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只有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才能获得设备最佳的综合效益。 3. 点检制(1) 实行三级点检制度。第一级:岗位日常点检。岗位日常点检由专职点检员制定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由生产人员、运行人员实施点检。岗位日常点检是点检制的基础,其内容主要是负责本岗位设备状态检查、调整、紧固、“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活动、设备润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