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探界者钟扬》名师教学设计(上).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探界者钟扬》名师教学设计(上).docx

上传人:1017848967 2021/5/17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探界者钟扬》名师教学设计(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探界者钟扬》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素养目标
  1.思维目标: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认识人物形象在当代的意义。
  2.审美目标:赏析文章语言,分析人物通讯的行文表达特色。
  教学过程
  一、任务情境
  一个人的生命,能够记录到怎样的巅峰?
  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北坡,他攀登到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高度;一颗平凡的种子,可以为民族的未来带来多大的光亮?
  16年间行程超过50万公里,每年100多天在最偏远、最荒凉、最艰苦的地方穿梭。
  他带领团队收集4000万颗种子,盘点了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
  他说:“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在艰苦环境下生长起来的植物才有韧性,生长得慢,却刚直遒劲。”
  他一直在挑战生命的高度,也探到了生命的极限——在遭遇多次生命的险情后,他53岁的生命在奔波途中遭遇车祸,罹难而止。他的话语仍在人们耳边回响,他采集的珍贵种子在静静休眠,等待再次绽放。
  他就是西藏学科“神话”推动者,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
  二、走近钟扬
  (1)钟扬简介
  钟扬(1964—2017),生前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2018年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2019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2)留给未来4000万颗种子
  青藏高原有超过2000多种特有植物,但全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中,还没有西藏地区的植物种子。2001年,钟扬只身前往青藏高原,寻访植物标本,从此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
  16年间,他将全世界仅存的、在西藏的3万多棵巨柏全部登记在册,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他一年中至少行程3万公里,先后为国家种质资源库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对我国西南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和西藏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钟扬本人对收集种子这事总是轻描淡写:“我只是想摸清我们的家底,总得有人知道有多少种子,它们在哪里。”钟扬觉得,几百年后,这些种子会给无数人带来希望。
  (3)“感动中国”颁奖词——时代楷模钟扬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三、作者介绍
  叶雨婷,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90后。
  四、阅读活动
  (一)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请概括课文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将其填写在下面表格的右栏内。
  
  “探界者”钟扬
  “英雄”少年
  种子达人
  科学队长
  “接盘”导师
  生命延续
  【提示】
  “探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