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养老建筑论文设计要素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养老建筑论文设计要素论文.doc

上传人:tswng35 2021/5/17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养老建筑论文设计要素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养老建筑论文设计要素论文
养老及养老建筑的设计要素
  摘要:社会老龄化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刚刚迈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面临的老龄问题,特别是老龄人生活居住建筑空间与环境问题急待解决。
  关键词:养老 养老建筑 设计要素
  1 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概况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动态过程,也是指人口的年龄不断增加的人口现象。其简单表现形式是“老年比”上升,1982年,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规定: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或称作“老龄化社会”。
  2 养老形式分析
  东西方不同国家的老龄居住建筑空间与环境对策,是在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下历史地形成的。
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探索》中提出中西方供养方式的区别是:在西方,是父代抚养子代,子代抚养孙代,是一种从上代到下代一代一代“接力式”的抚育模式:在中国是父代抚育子代,子代赡父代,子代抚育孙代,孙代赡养子代,是一种下一代对上一代的
“反哺”模式。西方家庭内部的这种“接力式”的抚育和赡养关系主要是在家庭之外进行的,而我国主要是在家庭内部进行的。
  由此出现了西方国家的社会供养与东方国家的家庭供养两种基本养老模式。
   社会供养 欧美国家对老龄居住空间和环境问题的对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住宅形式上,产生了供老龄人专用的住宅;②社区规划结构形式上,产生了可供老龄人聚居以提高社会服务效益的老年社区。③对的确无能力在自己家中独立生活的老龄人,根据老龄人的健康状况和个人意愿,选择相应的社会养老设施居住。
   家庭供养 我XX取的相应的措施:①社区结构形式上,设立社会性服务支持系统,帮助现代家庭发挥照顾老龄人的传统功能;②对在家养老确无可能的老龄人,由各类社会养老设施分别收容。
   具体形式 老龄人可以按健康情况分为三类:①自理老人阶段(身体健康);②介助老人阶段(需要帮助);③介护老人阶段(需要看护)。
  而根据这三类老龄人的自身情况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居住形式,其中包括原有住房、老年社区、老人公寓、老年康复健康中心(白天送、晚上接)、养老院(全天候)、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提供日常的家政服务或临时护理)等等。
  3 居住部分的空间设计
  我国老年公寓的模式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种:成套老年公寓住宅;合居老年公寓住宅;护理和医疗型老年住宅或机构。
   保持独立性与增加交流空间
   私密性:老年人需要一个属于自己、不被干扰的空间。尊重个人的生活,就必须确保个人的隐私权,实现居住空间的个性化。只有确保了安定的个人空间,生活才能丰富多彩,使入住者可以空间的设置上体现自己的个性,同时也确保了自立的生活行为的顺利进行。
   社会交往:老年公寓应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进行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社区内要有完备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如保健医疗、健身娱乐文化教育、图书资料、购物中心、银行邮局、交流活动、家政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