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情境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古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影响深远悠长。古诗词的阅读与鉴赏能力的提高,会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也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而以往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注重讲解注释,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把古诗词的意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传授给学生上了。学生在枯燥无味的逐字逐句的解释中,根本不能体味到我国古诗所特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久而久之,古诗词的教与学,成了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头痛的一件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古诗词的学习成为“有趣、有味、有意”之事呢?我认为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教师从情感入手,依情生境,创设合理情境,让学生深入到古诗词的情境中去,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这点在新标准中有许多明示,主要的有“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感情。”“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古诗词的深远境界逐渐浸润学生心灵。
一、情境教学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对中国情境教学做出突出贡献的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学’中的‘情境’取自古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之意,‘情境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以促进儿童整体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①
情境教学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路,主要是从我国古代诗词的“境界学说”中汲取丰富营养的结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情境”进行了论述,提出“心物交融”说。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肯定了“物”、“情”、“辞”三者的关系。情境教学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理念,形成了“物”、“情”、“辞”、“思”相互关系的认识,即“物”激“情”,“情”发“辞”,“辞”促“思”,“思”又加深对物的认识的这种相互作用脉络。
(二)情境教学与古诗词的关系
南朝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就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说法;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留下了“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的论述;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二十韵》中也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名言。这些精辟的论述都阐明了情境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情境是人与景在情的交融下的产物。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进入古诗词所描绘的情境,体味古诗词中所蕴涵的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感悟有极大的帮助。正如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有效地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
二、情境的创设及应用
李吉林从情境教学运用于语文单科的成功经验,抽象概括出创设情境的“四为”和“五要素”。“四为”即: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五要素”即: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中心,着眼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