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采桑子·重阳》.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采桑子·重阳》.docx

上传人:1017848967 2021/5/18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采桑子·重阳》.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采桑子·重阳》
  一、说“重阳”
  重阳节
  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重阳节****俗:
  1.登高: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俗。登高的目的——登高望远,思念家乡和亲人;希望自己生活顺利,步步高升;锻炼身体。
  【唐】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简析】: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2.吃重阳糕: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3.重阳节还有插茱萸辟邪的****俗。茱萸,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气味。人常插茱萸辟邪,祝福全家平安。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简析】:
  诗中很朴实地抒写了对兄弟们的怀念。全诗主客相契,情景交融,“每逢佳节倍思亲”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写出了人们共通的感情。
  4赏菊:喝菊花酒。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写作背景
  请一学生读注释⑥。
  教师补充: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三、诵读,理解文意
  1.请一学生朗读。评价。
  2.集体朗读。
  3.补充注释:
  人生易老天难老
  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千古名句,常用来那些为情所困而哀愁万分的人。曾有人为这一句诗对了一句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说成“天难老”,配上“人生易老”来对比,表达要加紧从事革命的意义。虽离开红四军领导岗位,但斗志依旧昂扬。这就是伟人的胸怀,可谓愈挫愈奋。
  
  战地黄花
  【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简析】:
  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