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失眠症
1
失眠症
定义:
失眠症(insomnia)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
2
失眠症
病因
心理社会因素:如家庭中的矛盾、冲突,父母不和或意外生活事件等导致情绪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可引起失眠;
居住环境不良:喧闹,光线刺激,生活习惯的改变,更换住所,长期影响生活及睡眠的规律性;
个性人格特征;
自幼不良生活习惯;
遗传因素;
3
失眠症
临床表现
本症主要表现为有人入睡困难,在床上辗转反侧,长时间不能入睡;或睡眠表浅多梦,睡中醒转增多,早醒,醒后不适,疲乏等。
上述情况有时表现为一种,有时几种情况共同存在。
失眠可引起躯体不适,如头痛,头晕,乏力,也可继发精神不振和注意力涣散等。
4
失眠症
诊断
CCMD-3《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DSM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ICD-10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5
失眠症
诊断
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
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
6
失眠症
诊断
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
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继发性失眠。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失眠是某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如神经症、抑郁症)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另诊断为失眠症。
焦虑症以入睡困难为主。
抑郁症常表现为早醒。
7
失眠症
诊断
由于人们所需正常睡眠的时间不尽相同,所以不能仅以睡眠时间长短作为诊断失眠的标准,而应以睡眠的质量及满意的睡眠时间来判断。
对失眠的焦虑恐惧心理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症状的持续存在。
由于患者对失眠的严重程度往往有估计过重的倾向,睡眠脑电图检查有助于了解睡眠的实际情况和变化特点。失眠症一般表现为进人睡眠的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缩短,再入睡过程中生理性觉醒增多,快速眼动睡眠期相对增加。
8
失眠症
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法
(一)一般性治疗
(二)行为疗法
(三)自我诱导治疗
(四)森田疗法
(五)药物治疗
(六)中药、中西医结合疗法
9
失眠症
治疗——一般性治疗
导致失眠症的发生原因许多,首先应针对不同的原发因素处理,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2、入睡前有放松的时间,不能从事激烈的体育活动,以防大脑过度兴奋造成失眠。
3、晚上应避免饮咖啡、浓茶,避免服用有兴奋性的药物。
4、调整或改善睡眠环境,如避免噪声、光线暗淡等。
5、傍晚或早晨进行定期锻炼。
10